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角度解读民法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8年8月民法典分则编纂工作全面展开,2019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实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从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再到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通过立良法而谋善治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以法典命名的第一部制定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14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始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十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多条意见建议。民法典与百姓生活相关,既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更为人民权益织密防护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其中,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一大特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合同编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民法典也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保护伞”,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0205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2)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材料谈谈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如何确保《民法典》的实施?
(3)《民法典》是指导我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典》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了(       
A.立法权B.决定权C.任免权D.监督权
2023-01-06更新 | 67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4 . 民法典草案在编纂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充分保障公民建言献策、表达主张的民主参与权利。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每次审议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总共有425600余人参与,提出的意见总数达到102万条,公众关注热度空前。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显著增强
②公民的参与有利于促进良法善治
③国家尊重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立法权
④法律的制定必须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4-29更新 | 505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过去五年间,民法典编纂先后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向社会征求意见(     
①彰显了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②进一步夯实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
③可以拓宽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柯桥区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②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的重大事务
③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好制度
④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6-10更新 | 339次组卷 | 18卷引用: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1.1.2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7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此举意在(     
①强化政治职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科学民主立法,彰显人大良好形象
③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④提高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22更新 | 367次组卷 | 8卷引用:西南三省三校2021届高三3+3+3联考文综政治试题(一)
8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法典时代。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国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人民权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必将获得本质的提升。实施民法典(  )
①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护,保障公民权益
②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
③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④表明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具体执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15年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随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征集了法学界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意见后,对民法典草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最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民事权利保护正式进入法典时代。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诞生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诠释。
10 .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权益。下表是我国民法典立法过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时间内容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将报编纂民法典列入立法规划
201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0年3月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①立法过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②民法典的制定弥补了我国民事领域法律的空白,做到有法可依       
③人大应将公众意见作为立法依据,保障公民民事权利的实现
④立法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