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2023年4月,全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议举行。作为雨露计划的“后半篇”,“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将帮扶对象由脱贫家庭扩展到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将支持范围由职业教育环节延伸到就业帮扶环节。这有利于(     
①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②增加按劳分配收入,保障帮扶群体生活稳定
③提高帮扶就业工作质量,稳定帮扶对象收入
④引导脱贫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鼓励申报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农产品原料种养殖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合作模式。三个“鼓励”的目的在于(     
①保障农产品原料供应链稳定,保障特色食品“原汁原味”
②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③扩大标准化种养殖产业建设,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青海省、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3 . 某市市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该市加快推进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问题;着力引导广大群众感恩奋进,全面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推动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
2023-09-12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4 . 洛川苹果、柞水木耳、富平柿饼、米脂小米、镇巴腊肉,我国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孕育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明星产品。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延伸产业链,全国各地不断挖掘“土特产”潜力,带富一方百姓,一幅幅欣欣向荣、群众富足的美丽乡村画卷正铺展开来。做好“土特产”文章(     
①能够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由货币到商品的惊险一跃
②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产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
③能够提升优质农产品价值量,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带动消费升级
④有利于推进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实地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得到了切实保障,收入也越来越好。同时还建成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卫生站等配套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脱贫攻坚以后就是乡村振兴,在国家扶贫、养老以及医保等普惠政策的支撑下,郝家桥人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跟着党鼓足劲头劳动生产,把苦日子甩到身后,干出了一幅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说明郝家桥村人是如何干出一幅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的。
6 .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于2023年2月13日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①要建立健全城乡同步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②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③是基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④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枸杞、苹果、红枣、杏树……在宁夏,特色经济林木装点着村民的房前屋后;养殖牛、羊、鸡,在青海德令哈,当地特色养殖业成为农户庭院特色;办民宿、开农家乐、推出打糍粑和赛山歌体验,在湖南花垣县,农家庭院甚至成为游客旅途一景……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庭院“方寸地”变身增收“致富园”的鲜活例子。

《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庭院经济获得的收入持续增加。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意义。
(2)如果请你为某农户设计庭院经济,你将如何考虑?运用所学思维的方向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你的思维过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等同志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恢复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中国迎来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决摒弃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要根据调查任务和要求的不同,在具体实践中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大胆创新,多管齐下,既要“走马看花”,也要“下马看花”。面对大量材料,要经过交换、比较、反复,确保调研结果真实可信。要抓住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真正把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发现出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信赖,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

新时代新征程,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要通过调查研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党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请你在“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生态乡村”中自选一个调研方向,拟定一份调研提纲。要求在150字以内。
9 .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下列措施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是(       
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特色农业       
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③缩短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       
④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通过改革,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7.7万亿元,集体土地等资源65.5亿亩,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9亿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路径是(     
①盘活农村“沉睡”的生产要素资源
②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
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④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⑤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A.②→⑤→③→④B.⑤→④→①→③
C.⑤→①→③→④D.③→①→④→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