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随着现代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迈进,农业经理人应运而生。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专门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指导,成为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力量。由此可知(       
①新发展催生新职业,新职业促进新发展
②要坚持职业平等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③高素质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比重越来越大
④高素质劳动者对生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12-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A省财政厅在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积极推进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贫平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误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投资项目。这一举措(     
①能优化乡村发展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②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③可以保障农业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④将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 ①农民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1.24%,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10年的2.99:1缩小到2020年的2.56:1;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年均增长7.87%,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②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了34.9%,工资性收入增加了51.6%,财产性收入增加了66.3%,转移性收入占比提高3.3%。

材料二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实地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温室大棚、湖羊和生猪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得到了切实保障,收入也越来越好。同时还建成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卫生站等配套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脱贫攻坚以后就是乡村振兴,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国家养老事业以及国家医保等政策的普惠支撑下,郝家桥人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跟着党鼓足劲头劳动生产,把苦日子甩到身后,干出了一幅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


(1)结合材料一,概括“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说明郝家桥村人是如何干出一幅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的。
4 . 庭院经济是一种通过配置和开发庭院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形成的一种家庭商品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宅院及周边范围为基础、家庭集约经营为手段、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鼓励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     
①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②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④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我国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一   M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推进乡村治理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M县梳理和理清现有乡村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自治,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文明村“文明户”等文明创建与评议活动,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适过“法律下乡”“普法活动”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推动法治下乡,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使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自我教化,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实现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材料二   公司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把发展重心转到农业产业上。该公司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喜好,向农户提供专用品种;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生产能手和技能人才,引导农户按照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化生产;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土字号”产品品牌;吸收20多名贫困农民在基地就业,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助推了乡村振兴。


(1)结合材料一,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M县推进乡村治理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述N公司的做法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2022-10-01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 2020届高三一模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

材料一   2017--2021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材料二   为了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湖南针对一些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财政支出的问题,提出要打破土地财政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共服务制度,让取之于农村的土地出让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四川推广补助改股份、补助改基金、补助改购买脑务、补助改担保、补助改贴息的“五补五改”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山东日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多地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改善乡村水电路气房讯,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投入,弥合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各地是如何发挥财政作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2022-09-28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2年6月27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在新闻发布会中强调,中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有(     
①将有返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并及时救助
②发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③推动政府主导的就业市场向脱贫劳动力倾斜
④强化发达地区的帮扶义务以巩固脱贫的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①表明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④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铜川阳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材料二   《意见》指出,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怎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22-05-06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三农”工作的两条底线之一。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避免规模性返贫的是(     
①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以继续精准施策
②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信贷资金投放
④补齐技术、营销等短板以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