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完成这一目标有利于(     
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③提升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④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产品上行”是指将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之后销往城市,以激活农村市场活力。“农地云拼”基于人工智能打造数字农业,为实现农产品上行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该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市场体系,原产地直发农货,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最初一公里”直连餐厅厨房“最后一公里”,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由传统的“产销(销售)对接”升级为“产消(消费)对接”,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种植困境。

生产难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农民和市场的沟通阻碍导致销售半径狭窄等窘境,形成了一条农产品出山进城的超短链路,促进了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农地云拼模式示意图
(1)材料反映传统农业在“农产品上行”中存在哪些困难。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农地云拼”模式是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的。
3 . 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有关部门及企业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和产销对接政策扶持,积极对接天津市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将本区生态、特色、优质农产品搬到了天津市民的餐桌上,使产业带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这种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模式在巩固脱贫成果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种植
②贫困地区经济和贫困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③拓宽贫困地区群众的致富渠道
④推动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和产业融入东部优势市场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2022-03-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考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专题调研,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书记强调这件事“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材料二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摸情况、出点子,助力脱贫,是驻村干部的重要职责。现有三个贫困村的情况如下:

情况概要

贫困村A
自然环境独特、优美,拥有绿水青山,有较多民房闲置,离县城约20公里,有村道连接;村容村貌较差。

贫困村B
拥有土鸡、土鸭、桑蚕等传统特色物产,但村民每家每户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市场适应能力弱,效益不稳定。

贫困村C
既无环境优势,也无特色物产,土地贫瘠且人均面积少,适龄劳动力数量较多;在几分薄田上种植粮食,是村民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对待贫困“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在A、B、C三个贫困村中任选两个,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为这两个村的脱贫出点子并说明理由。
2022-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5 . 回首2020年,党和国家在坚定不移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和风险,集中力量、综合施策,最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这一成就的背后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④能够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井冈山市大仓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挖红色历史,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共享村庄”,将红色培训、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不断激发乡村活力。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举措对大仓村振兴的影响路径是(       
A.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B.增加村民就业→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C.开发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D.村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7 . 河南某县近年来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整合农村资源要素,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该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的积极意义是(   
①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②增强集体经济的支柱作用
③立足农村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链
④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对这一历史性成就认识正确的是(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转化
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标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材料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阐述我国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时5年,涉及960多万人,我国通过易地搬迁“拔掉穷根”,实现脱贫。“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总建筑面积2.1亿平方米,户均住房面积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推动中西部省份500多万人在城镇集中安置,城镇安置率达52%,西南地区部分省份城镇安置率超过90%;易地扶贫搬迁直接投资6000多亿元,加上撬动的地方财政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社会帮扶等资金,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累计帮助358万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221元提高到2019年的9313元;各地复垦复绿搬迁后的旧宅基地共100多万亩。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拔掉穷根”,实现脱贫的。
2021-04-07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彬县中学2021届高三尖子班4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