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4日凌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地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迈出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第一步。

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储存等关键技术;二是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三是完善探月工程体系。为了确保月壤采样成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挖土”模式,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反复调教机械臂。为了实现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设计师们突破了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组合体运行、轨返组合体与对接舱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预定区域,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分析嫦娥五号科研团队是如何实现成功探月的。
2 . 我国探月工程从立项至今已历时14载,其实施及计划如表:
阶段任务卫星编号发射时间主要任务
“绕”嫦娥一号2007年10月探测地月空间环境,验证探月关键技术,获取月表三维地图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
“落”嫦娥三号2013年12月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并分析月球内部物质
嫦娥四号2018年12月
“回”嫦娥五、六号2020年后无人及有人着月并采样返回,建立有人常驻深空探测基地

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及计划表明(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探月”要坚持立足各个部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探月”需要分析其各阶段矛盾的特点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探月三步曲”各有其任务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探月”在量变和质变的交替循环中向前推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政治试题(B卷)
3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人民日报微博发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同一天”(如下图),引发网友热议。从中可以看出(     

①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②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绝对、无条件和永恒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从“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此次“嫦娥二号”拍摄的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与“嫦娥一号”相比,掀起了月亮的红盖头,看得见石头看得见坑。“飞得更快,离月球更近,‘看’得更精细”的“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卫星探月工程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结合材料,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后我国计划于2030年实现火星的采样返回,还将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大量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可能性。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的制约④客观世界的发展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14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2022学年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按计划精准进入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成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随着“天问一号”在火星轨道上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陆续发布,这颗神秘星球的面纱正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认识深化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形成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
④认识的深化是一个用新认识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2021年3月,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其中全色图像由高分辨率相机拍摄,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使人们对火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