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2023年5月,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神舟十五号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基础上,开始载人空间站工程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各项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成绩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由此可见(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趋势都是曲折的、客观的
②辩证否定是人为事物自身否定和合理扬弃
③突破临界点是渐进性走向飞跃性的重要条件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空间站全面建成”,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三十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其中“神十五”任务是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六次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神十五”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


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神十五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的理解。
2023-05-20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三第三单元专项提升卷
3 . 2021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空。据了解,神舟十二号刚上天,神舟十三号及长F遥十三火箭就已进入应急救援值班状态。如果空间站或神舟十二号飞船出现危险或故障,可以启动救援程序,发射救援飞船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卫星发射中心的应急救援是基于(     )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要防止它们发生转化
②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要防患于未然
③事物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要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④事物的发展必然历经坎坷,需要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航天人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航天奇迹。

材料一   我国载人航天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经过全体航天人的不懈努力,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层级的整体,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等八大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服务。

材料二   2022年7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官方标志登记备案的公告,并依法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予以登记备案,纳入官方标志保护。

M公司未经许可,在某杂志上发布的广告中使用CZ-2F运载火箭形象。CZ-2F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将M公司诉至法院。近日,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M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经济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伟大创造中蕴含的科学智慧。
2023-03-24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质量检测与试题属性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5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此次飞行任务还创下多个“首次”:是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任务,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①有了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
②正确认识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实践创新
③运用思维的间接性把握事物共同的表象特征
④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3更新 | 52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6 .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成绩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②新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观点是相对真理
③关节点是量变达到的极限、引起质变的节点
④辩证否定是人为事物与自在事物发展的区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3更新 | 1478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质量检测与试题属性表
7 . 2022年11月29日23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园满成功,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格”,掀开了空间站应用发展阶段的新篇章。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对于完成空间站建造、开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这意味着(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无关
③只要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就能推动航天实践发展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不断得到实现。

材料一   1986年,邓小平同志批准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并把发展航天技术列入其中。国务院组织了全国多位科学家对计划建议进行了大半年的论证,当时论证了很多方案,最后专家们建议以载人飞船开始起步,最终建成我国的空间站。

材料二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常委会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22年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这意味着历经30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迎来空间站建成时刻,完成几代航天人的梦想。


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战略。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这10年,中国航天跨越发展,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演绎着非同凡响的“中国速度”。10年前,中国航天员离实现太空长期驻留还很遥远;10年后,我们即将建成独立建造、自主运营的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在“太空家园”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我们为“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183天新纪录欢呼;为嫦娥四号在全球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喝彩;为“祝融号”火星车铆足劲巡视勘察鼓掌;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骄傲……2022年,中国航天计划发射次数将达“60+”!前所未有的密集节奏,令世人赞叹:中国航天迎来又一个“超级航天年”。

中国航天捷报频传,国人振奋、世界惊叹。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谈谈对中国航天十年发展的理解。

10 .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点火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也对人类的航天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