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98 道试题
1 .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

材料一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十年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为世界读懂中国、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

届别主题 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或贺信内容节选

第一届
2013年

读懂中国 “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三届
2018年
中国发展新动能全球合作新机遇 “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机遇。”



第七届
2023年
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姿态积极担当作为,为破解共同
难题、增进人类福祉作出重大贡献,以宽广的全球视
野把握世界各国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的关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变与不变”背后的中国主张。

材料二   从2013年至2023年,“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融通了中国梦和世界梦,不仅助力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惠及了诸多共建国家和人民。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如何理解“一带一路”融通了中国梦和世界梦。
2024-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政治试卷
2 .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粮食产量13908.2亿斤,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我国政府(     
①更好维护与发展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②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发展
④切实履行经济职能,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2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2012-2022年中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06年时达到32.5%峰值,美、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比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都是在迈入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发生的。)
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稳步增加,制造大国地位巩固
②我国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我国还需加大制造业的创新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④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总体下降,我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经济与社会
4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老一小”相关家庭再迎减税红利。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专项附加扣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此改革(       
①增加了相关家庭实际收入,能激发消费活力
②提高了个税起征点,能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
③缓解了家庭养育养老等负担,能促进均衡发展
④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能更好改善和保障民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2022年5月,北京某公司获得了本市首张载有二维码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过去要办10次,现在只办一次,“动动手指交材料,足不出户办证照”成为现实。

◆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江苏省注重宏观预测,做好政策组合,推进减税降费,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第一梯队;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材料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时之举。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意义。
2024-05-20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新东方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学业定位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民主形式,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民主模式。每一颗民主的种子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绽放出绚丽的民主之花、结出累累民主硕果。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承受资源和环境较大压力的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管用的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很可能沦为一句口号、一句空话。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安排下,人民广泛参与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得到充分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权利不断发展,人民享有权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迈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实现了对以往民主形式、内容和范围的超越,谱写了“中国之治”新篇章。

材料二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现代社会文化激荡、思潮涌动的大背景下,坚定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自信颇具挑战。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形成了诸多具有永恒魅力、极具时代价值的文化理念。在政治实践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合与共、推己及人、兼容并蓄、守望相助、天下大同、厚德载物、精忠报国等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式民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这些文化理念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国式民主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基因。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政治智慧,为中国式民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提供了精神动力。例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都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重要思想价值,对我们现在追求中国式民主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知识,谈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以“中国式民主彰显文化自信”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
2024-05-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仅给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也推动世界走向共同繁荣,成为助推世界发展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原因。
2024-05-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九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材料一   作为传递民声、反映民意的桥梁,来自各地区、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把在基层和一线调研中倾听到的群众心声、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建议、议案、提案,并提交大会……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关心什么,代表、委员就关注什么;人民群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代表、委员就为解决哪些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的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内涵、本质属性、时代特征和政治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探索。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

(2)请就如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4-05-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考班)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时之举。

从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制度型开放,到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正在努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培养出口竞争的新优势,不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也不再简单的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资源,而是突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从自贸区推出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一步,到清单上的项目从190项缩减到27项,再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了第一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现服务贸易管理模式根本性变革。202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吸引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6.1%、28.3%;外商投资区域布局更趋均衡,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21.9%、14.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4-05-0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

镜头一:从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诞生至今,我国选举制度经历了历史性跨越,在选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北京的一位退休职工保存1953—2016年他参加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证,这些选民证浓缩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进程史。

镜头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高票通过。民法典草案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00余万条。民法典的编纂最大程度凝聚着社会共识,汇集着民情民意。

镜头三:在上海,党建引领把人民当家作主融入旧改征收全过程,居民自主签约、自主搬迁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例。困扰上海多年的民生难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书写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时代答卷。

结合材料中的三组镜头,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镜头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______的民主。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镜头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______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镜头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______的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2024-05-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