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曾经历了一个过程,按照程序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国务院组织法
②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政府组织机构法定化作出明确部署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修订草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人大代表意见,组织部署代表们研读讨论,通过两次审议,对修订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④2023年党中央批准将修改国务院组织法列为一类项目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昨日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化市第一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线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2 .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后,征求了36家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  )
①强化法治对道德的支撑作用,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
②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立良善之法
④遵循了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再次传递了中国继续携手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诚意和决心。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进。

有人认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仅是党和国家的事。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请评析该观点。
2024-06-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改已经实施40多年的国务院组织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为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和司法部前期开展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大精神作了调适性修改,研究提出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修订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2024年3月5日,《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务院组织法》修改过程是如何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层立法联系点被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连心桥”,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自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以来,我国已形成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据统计,在现行的299件法律中,有142件征求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

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探索具有本地特点的工作方法,与地方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和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立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立法征询机制;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之家、工作室、联络站以及其他民主实践平台建在一起;集合多种资源,畅通线上线下,把立法意见征集融进与群众“拉家常”、居民“小板凳”活动中,通过座谈、调研、视频连线等多种形式,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声音,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确保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怎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4-03-31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启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程序,2022年工作专班和起草小组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修订草案稿后,全国人大环资委发函书面征求了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相关机构、沿海省级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环资委召开第三十八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修订草案。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的立法过程。
7 .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宪法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具体权利
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①D.③④
2023-07-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

黄河保护立法的最初想法可以溯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1993年7月,水利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黄河法”立法计划。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0年8月31日,为深入开展黄河立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负责,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牵头,9个部门参与,共同成立黄河立法起草工作小组。

2021年4月29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司法部等11个部门,向社会公布《黄河保护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2021年12月20日,黄河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黄河保护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出台过程,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7-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完成下面小题。

1.新修订的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对该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立法必须坚持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
②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
③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挥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④合理配置立法权力与责任,遵循程序制定法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本次《立法法》修改亮点之一是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纳入其中。上杭县才溪镇人大主席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第一个设在乡镇的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开展立法咨询和调查工作进机关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厂矿等活动,广泛听取各领域群众的声音,并“原汁原味”传递至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     
①有效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②实现了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依法行政有机统一
③拓展了民主范围,使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回应和满足
④推动了基层民众有序参与立法,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反间谍法,是新形势下落实党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加强反间谍斗争的需要,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和对党负责
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促进社会发展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