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21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关于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汇报。

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人大监督特别是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重大部署。人大要准确把握监督政府债务的定位和原则,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监督,积极回应人民关切,推动科学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突出监督重点,深入开展调研,综合运用监督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专家智库作用,着力增强监督实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8周年。

探究目标: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8周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境呈现: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8周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影响深远。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要担当新使命、锚定新任务,履职尽责、再接再历,汇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盐源的宏伟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一要坚定制度自信,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要找准着力重点,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三要强化统筹协调,为开展好人大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材料一     2021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其中一大亮点,是将“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事实上,“全过程民主”早已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实践中体现。从出席本次全国人代会的代表构成来看,近3000名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各个民族地区。在平时工作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0年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30个,检查6部法律,开展2次专题询问、6项专题调研,这都是“全过程民主”的直接体现。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政治制度“优化升级”,顺应时代,也顺应民心,这就是中国式民主的魅力所在。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作出专门部署。2020年10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企业、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先后两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239名社会公众提出的77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12封……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明确了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以及职责范围,有助于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体系。


议题探究:
(1)“全过程民主”早已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实践中体现。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谈谈“中国式民主的魅力”。
(2)结合材料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2022-11-05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