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人民民主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贯追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国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戴着墨镜,指尖轻触纸面,仔细审议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这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在盲文电脑上敲出关乎数千万中国残疾人养老的建议,在全国两会上提交。

福建,五夫古镇“民情茶话室”。延续古老的摆茶议事传统,当地人大代表与老百姓喝茶聊事…… “有烟火气的民主”让人民的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

湖南,攸县山村。一棵年逾1500岁的古树焕发生机。全国政协委员在山村调研“跑出来”的建议,推动湖南23万余株古树名木有了法规“保护伞”。

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间的“鸡毛蒜皮”,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正开展独特的民主实践。人大代表的“指尖”、政协委员的“脚下”,连着中国人的“心头”。中国人用自己的办法解决自己问题,开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对中国民主独特实践的理解。
今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高三下学期针对性训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全面部署。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反复研究修改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后,征求了36家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很多普通民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考虑到青少年群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联系点工作人员还专门走进学校倾听师生意见。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是如何现立法为民的。
3 . 下表描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制定及修订历程:
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国务院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对国务院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作出规定,对于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据此可知(     
①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③国务院组织法是国务院履职的根本政治保证
④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政治试题
4 . 某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融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居民小组、街巷长、红白理事会等基层力量,护航微格善治,依托村规民约、法治书屋引导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居民守法信法用法。这一探索(       
①是我国基层政权转变治理方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②充分调动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③为发挥法律教化作用转向道德规范作用提供了法治保障
④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现行国务院组织法是由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40多年来,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启动了国务院组织法的修改。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修订草案,并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网全文公开征求意见。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该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其中,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明确立法目的和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对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主要任务作出具体规定,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重要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逐年老旧、场地空间不足、综合配套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该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项目。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积极探索出社区党委、区商圈办党支部、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引领辖区改造建设的共治新模式。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自治章程》等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党支部联合律师事务所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结合实际案例,以案释法,有效普及维权方法,引导居民遇事找法。社区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利用家教家风传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内容,推动社区的更新改造。民主村还开创了“民主茶桌”,定期围绕一个基层治理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围坐一桌,共饮一杯茶、共商一件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民主村社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

2023年,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民主村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是如何焕发新活力的。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7 . “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夯实涉外法治基础,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始终将涉外审判工作置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中谋划和推进,依法严惩涉外犯罪,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一站式”机制,分两批吸纳10家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和2家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形成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平台,不断满足中外当事人多元司法需求。

目前,中国已与83个国家缔结171项双边司法协助类条约,加入包含司法协助、引渡等内容的近30项国际公约,合作范围覆盖130多个国家。

对外开放迈入新时代,人民法院高水平的涉外司法保障不可或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加以说明。
2024-06-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卷

8 . 近年来,“智治”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一种新方式。某市立足城市定位,以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为着力点,让科技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务。通过“智治”组建网格队伍,建立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支援社区的常态长效机制;通过“智治”推动应急、住建、市场监管、卫健、城管等部门力量进网入格,就近回应网格呼叫事件、推动扁平快捷处置;通过“智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在走街串巷中当好网格平安“流动哨”,为群众平安底线保驾护航。该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中,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特征、满足人民期盼、体现地方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发挥智治的支撑作用。
2024-06-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延伸。近年来,各地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对接,推动工作联动、纠纷联处、问题联治,促进“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能动司法做实诉源治理。2023年1月至11月,起诉到法院的民事、行政一审案件共2679.99万件,其中,经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1518.31万件,调解成功1020.21万件,诉前调解自动履行率达94.82%。

材料二   张某甲与张某乙系姐弟关系,其父张某(2019年去世)在某市某村有宅基地一处。2020年,因婚嫁,张某甲户口从村里迁出。2021年,张某乙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案涉宅基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市国土资源局同意并向张某乙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2023年10月12日,张某甲以市国土资源局为被告、张某乙为第三人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撤销市国土资源局为张某乙颁发的集体土地使用证。

相关资料

一、根据《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

二、案涉宅基地上房屋的《房屋继承协议》列明了张某甲系宅基地上房屋的5名继承人之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人民法院以能动司法做实诉源治理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张某甲提起的诉讼属于何种类型的诉讼,并分析其诉讼的合理性。
2024-06-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年级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模拟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此次修法工作,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突出体现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严格遵循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和规定,并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此法。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的相关规定;三是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四是增加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修订草案明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并通过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