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历经数千年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流淌着爱国主义的血脉基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革命文化,坚持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面对世界之变、历史之变,如何更好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发展力量,新时代新形势迫切需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社会各界对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呼声不断高涨。从2022年7月制定草案到2023年6月审议和修改草案,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并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专家学者意见,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和修改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以法之力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主旋律,以法之名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文章,文章中点赞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葛庄村在乡村治理中通过“击鼓议事堂”,提高了基层自治的治理效能。葛庄村党支部发挥锣鼓传统特色文化,利用微信群打造“击鼓议事堂”,实现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每当村里需要就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村党支部这个“击鼓队”就会在微信群发出信息,如同击响“议事鼓”,村民代表便集聚一堂,积极建言献策。小事、私事由村民协商解决,大事、难事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简述“击鼓议事堂”这一形式是如何实现基层自治的治理效能的?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某市尝试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市委领导下,由市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提出候选项目,经市人大投票决定通过后,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与群众的监督与评价,使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惠及群众。该市的做法(     
①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③尊重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实现了民主决策体系与行政监督体系的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现行国务院组织法是由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40多年来,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启动了国务院组织法的修改。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修订草案,并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网全文公开征求意见。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该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其中,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明确立法目的和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对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主要任务作出具体规定,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重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

赵乐际指出,大会期间,代表们肩负党和人民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依法履职尽责,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会议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的。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逐年老旧、场地空间不足、综合配套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该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项目。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积极探索出社区党委、区商圈办党支部、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引领辖区改造建设的共治新模式。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自治章程》等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党支部联合律师事务所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结合实际案例,以案释法,有效普及维权方法,引导居民遇事找法。社区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利用家教家风传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内容,推动社区的更新改造。民主村还开创了“民主茶桌”,定期围绕一个基层治理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围坐一桌,共饮一杯茶、共商一件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民主村社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

2023年,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民主村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是如何焕发新活力的。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7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日益深入人心。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承载着民生的重托与期待。进入2024年,新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施条例》,新修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行政复议法》……这些法律法规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有观点认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全面促进了法治国家建设。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深化社会基层治理】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要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态。

W市积极开展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探索,推行“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搭建小区议事厅、网格议事点等平台,通过议事会、恳谈会、调处会等方式开展共商共议,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动员执业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积极参与“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法律宣传和服务全覆盖。社区举行理论宣讲、书法绘画、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评选等特色活动,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优质志愿服务品牌。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W市基层探索实践的治理经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政府 护航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某市市委提高政治站位,统筹谋划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优化环境促效应,彰显法治提动能。创新开展“清理隐性壁垒规范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打通各类断点、堵点;参与研究编制本市《产业规划与政策》《人才政策》等系列文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再建新功。法治政府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某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护航的依据。

【法治社会 共建和谐家园】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

某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践行枫桥经验。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末梢;司法所紧扣“调、解、化”三字方针,依靠三类调节力量,多元解决纠纷,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齐发力,将社会纠纷矛盾化解在基层;送法入户,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普法宣传和社会参与,提升了市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意识。某市通过你我共建法治社会,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释某市践行枫桥经验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爱国主义教育“把脉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为草案的制定和修改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法工委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立法意见征集座谈会,开展草案意见征集活动;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让爱国植于心,践于行。

《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能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夯实涉外法治基础,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始终将涉外审判工作置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中谋划和推进,依法严惩涉外犯罪,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一站式”机制,分两批吸纳10家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和2家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形成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平台,不断满足中外当事人多元司法需求。

目前,中国已与83个国家缔结171项双边司法协助类条约,加入包含司法协助、引渡等内容的近30项国际公约,合作范围覆盖130多个国家。

对外开放迈入新时代,人民法院高水平的涉外司法保障不可或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