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自2019年国务院开通“互联网+督查”平台以来,平台访问量上亿次,企业和群众提供线索、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留言达千万级。国务院根据受理范围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处理解决问题10万余个,一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获得解决,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国务院的这一举措(     
①促进监督体制改革,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       
②改进了督查方式,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助力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了社会与公民监督的有效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25更新 | 7255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兴则国家兴。国家立法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人民的期待,不断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

2021年以来,《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食品浪费法》等一批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期待的法律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身边,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显著增强,立法形式也更为丰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强化法治督察,各地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法治政府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5部,先后发布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一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未来的法治建设明确了路线图。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了对三年来纠正的冤错案件的全面排查,逐案提出追责意见,以严肃追责压实司法责任制。最高人民法院推出在线诉讼规则,推动诉讼服务实现“网上办”,着力破解人民群众诉讼难痛点。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各地集中展开,直面顽瘴痼疾、清除害群之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不断夯实。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不断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
2022-03-30更新 | 67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最近,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表演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关闭一批价值导向严重偏差内容格调低俗、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网络表演平台,封禁一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网络主播。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切实履行文化建设职能                 
②始终坚持民主依法决策
③全面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④努力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05-03更新 | 3582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数据科技的兴起,是当今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引发数据迅猛增长的产物。政府通过大数据可以了解“双创”政策落地成效,反馈和诊断“最后一公里”症结所在,聚焦“痛点”、瞄准“塘点”,有针对性地为公民创办企业服务。在大数据管理平台上,各种数据实时更新、动态调取,可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政府通过引入大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快速分析相关信息,并及时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驱动其从“谋而后动”转向“随动而谋”,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治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分发”运行轨述修改为“采集—传递—分析—应用—反馈”的数据流程,高效的信息集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数据混搭”技术,能够为发现不科学、不正确的决策作出反馈性提示,改变政府决策的传统正向思维范式,提高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预判能力,把决策失误提前到事先,纠正在决策过程中,让改革创新者感觉到有依靠,释放出更多的工作活力。大数据可以通过海量舆情分析,评估民意认可程度、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大数据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2022-05-04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文综政治试题(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1月2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四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2017年7月底,听取了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201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指出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征求各方面和专家的意见,群策群力,进一步做好起草规划《纲要框架》的工作;“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后将按法定程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应怎样汇聚合力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0-03-20更新 | 1027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前预测文综政治试题(5月)
6 . 2018年10月16日,德州市环保局起草的《德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反馈相关意见。这表明政府
A.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B.坚持开门立法,努力提高立法的透明度
C.依法行政,履行推进社会建设的职能D.坚持依法执政,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9年12月开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蔓延。疫情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必须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湖北等地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和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地方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有关部门每天及时更新和报道相关疫情防控情况,对防控疫情不力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国务院要求各地严防哄抢口罩、酒精等医疗产品,保障人民生活必须品能够及时供给,防止哄抢产品、哄抬物价;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单位和个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谋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政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8 . 行政执法主体多,范围广,与百姓切身利益最为密切。为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近日国务院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剑指行政执法乱象,让执法行为不再“任性”。上述制度的施行
①有利于实现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②目的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能够规范政府行为,增强公信力
④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决策的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1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完善规范和机制、组织专家团科学测算药品谈判底价的基础上,与企业现场磋商并当场确认结果,成功纳入74种新药品,精准补齐21个临床组别需求。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体现( )
①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②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③政府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审慎决策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政府权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文综政治试题(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完善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如何作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