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0 道试题

1 . 学术型人才偏重研究,技术技能型人才偏重应用。某校高二年级部分同学以“成才路径的选择”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了解现状】

在了解社会对学术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时,同学们查阅了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得知我国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他们还搜集到如下图表。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情况


(1)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

【开展讨论】

成为学术型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往往关系到将来从事的职业,同学们就此展开了讨论(图)。


(2)请你选择图中正确的两个观点(填写序号即可),并指出其反映的就业观。

【理性选择】

针对部分同学在讨论中存在的困惑,指导老师建议,选择成为学术型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职业倾向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3)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
2020-1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政治试题
2 . 下面图示漫画与选项中漫画所体现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一位同学在复习《百舸争流的思想》一课时,绘制了下面知识导图



(1)根据图示,说明A、B、C、D所指的内容。
(2)写出A和B内容的含义
2020-11-16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榆树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期中政治试题
4 . 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第一曲线的基础上必然上升到第二曲线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④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是一次辩证否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心理学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倒U曲线”,右图是表现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倒U曲线”,该曲线表明当压力偏小或偏大时,工作绩效都会较差,合适的压力水平却能达到绩效的高峰。“倒U曲线”揭示的信息告诉我们(     

①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间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6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叶克斯·多德森法则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如下图所示):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适度原则一定能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发生
③提高效率的技巧在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④在工作学习中,防止“过”与“不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3更新 | 176次组卷 | 3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限时练》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7 . “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如下图)是海南黎族同胞在漫长农耕历史中选择的一种立体经济种植模式。木棉根系发达,可以固田坎、涵养水源,还可以调节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木棉花可以吸引鸟和害虫的天敌,落地木棉花在稻田被分解成养分。“木棉——稻田农林复合系统”(     

①科学地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②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生物生长规律
③成功地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成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启示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探月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突破的多个新的第一:第一次月面采样与封装、第一次月面起飞、第一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第一次带样返回等。

据了解,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航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五战五捷”。2007年,嫦娥一号任务实现绕月探测,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获得国际最高的7米分辨率全月图和月球虹湾地区1.5米高分辨率局部影像图,飞至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环绕探测,此后对700万公里外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高精度飞越探测,不断刷新中国高度;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嫦娥三号着陆器成为了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航天器;2018年,嫦娥四号主要开展了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有同学认为,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历时16年,进行了五次发射任务,费时耗力,何不一步登月?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3-03-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叶克斯·多德森法则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如下图):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②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要防止质变就必须将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7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三)
10 . 第二曲线理论(如下图)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S型曲线(即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二曲线理论符合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②在第一曲线实现量变的基础上,第二曲线促成了事物的质变
③超越第一曲线,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是一条辩证否定的道路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二曲线理论指导人们避开曲折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