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把握世界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闽西长汀县。最初,那里的人们通过最普遍的椴木香菇种植法获得生计,竞相砍树伐木,种植香菇,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这是全球面临的“菌林矛盾”。林占熺试图找到替代木材的理想草种。他想到家乡福建漫山遍野的芒萁,这种野草木质化程度较高,杆比较硬,而且生长速度快、可持续。经综合观察、实验、论证,他把秸秆作为培养基,探讨其与菌菇培育的联结方式,最终野草变山珍,芒萁上成功长出了香菇。在闽宁对口扶贫中,林占熺克服菌草在宁夏水土不服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错开福建主产区的出菇季节,生产反季节菇类。

早在我国的宁夏、非洲国家卢旺达扶贫时,林占熺就开始探索将菌草用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经多年验证,终于选出了能够在戈壁滩生长并且亩产能达到15吨至20吨的新菌草品种。如今,菌草从传统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开始,已拓展到了用于生态治理、以草代粮、养畜、生产板材、造纸等各行业。

(1)结合材料,分析林占熺开发和推广菌草技术种植香菇的过程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的。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林占熺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实现菌草技术突破和推广的。
2024-06-0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自2021年3月3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以来,“中国天眼”已帮助美国、荷兰、涵利亚等15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开展观测近900小时,涉及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会早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多个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天眼”将为国际天文界持续探索宇宙、尝试寻找未知事物带来更多新视角,为引领人类突破认知新领域作出更大贡献,这表明(       )
①新的认识工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认识工具能推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物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哈尔滨等地冰雪经济“火”了,阐释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一些地区也上马了一些冰雪项目,没有雪就造雪,企业投资不足政府就加大补贴。然而,由于先天资源不足、投入产出比低等,这些冰雪项目在一阵锣鼓喧天后便归于门可罗雀。这些地区发展冰雪经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     
①没有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忽视事物发展的多种条件
③忽视量变且不能持之以恒
④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从2023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2024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的影响面越来越广。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产业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②旧语言模型作为旧事物没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③人工智能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④人工智能行动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一场场沉浸式主题展,利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3D互动等高新技术,打造智能互动体验展;扫描每件展品对应的二维码即可“云”听讲解……各地博物馆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激发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人们更加珍视文脉的赓续绵延,让“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更加清晰。

方寸之间览千年。漫步博物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会产生一种不易察觉的奇妙共振。回望过去一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等水下考古取得新成果……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5-3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国与比利时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进一步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各国应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习近平主席这个精彩的比喻道出了文明交流的无限可能性——两种甚至多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谈谈你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解。

7 .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低空经济产业在我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然而,随着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在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指导,无人机“黑飞”事件屡见不鲜;受到空域资源的制约,同时由于空域管理严格,通用航空器的飞行时间和航线也受到较大限制,制约了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仍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导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在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等方面对外依存度较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无人机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还存在较大问题。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应用技术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制约了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市场需求培育不足又是一大问题,例如目前我国低空旅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公众对低空旅游的认知度较低,缺乏了解和兴趣,低空旅游项目在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8 . 列宁曾经以下雨为例,说明如果撇开条件孤立地考察问题,就连“下雨好不好”这个极简单的问题都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回答。列宁还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列宁的话告诉我们(     
①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充分考察和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事物之间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③要判断事物存在和发展趋势必须认真研究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④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历史趋势中推进和拓展的,顺应了人类告别传统生产方式、迈向由工业革命开启的新的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这说明(     
①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没有一致性
②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④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发展模式适合所有国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美丽、富饶乡村,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西南地区某县农村,风景秀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适合种植茶叶、烤烟、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度假产业和农业的自然基础,但受制于道路交通问题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为振兴农村,该县致力于改变交通落后状态,修建了由高速公路、县级公路、乡镇公路、村级公路构成的公路网。

路网建起来了,但最初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并无明显改善。原因是人们护路的公共意识淡漠,有的村民把自家门前的公路当成了垃圾场、晒谷场,道路坍塌了没人修,道路结冰了无人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畅、安全、卫生、美观。于是,该县推行了“路长制”改革,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路长,各种公路全面设立以党政领导为责任主体的一级路长、二级路长,负责公路管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安全巡视。同时,30000多名贫困群众应聘担任道路管护员,年收入增加6000元。

道路通畅了、安全了、漂亮了,美丽乡村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该县的乡村旅游业开始兴旺,沿公路布局的80余万亩茶叶、烤烟、蔬菜也逐步产生经济效益。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对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有了新的认识,自觉护路的意识大为增强、自觉护路行为已然多见。

(1)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该县实行“路长制”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乡村之美是独特的,有别于城市之美,自古以来,令人向往和流连。请写出两句描写乡村自然美或人文美的中国古诗句。
2024-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