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新时期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到来,则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舆论热点,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强起来”的新时代主旋律。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看,重点采用了“顶天立地”的结构设计,前一部分重点叙述“国计”,后一部分重点关注“民生”,用国计民生的合力阐述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题。影片的前半部分呈现了近5年中国在科技、建设,特别是重大国家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路、桥、车、船、港、大飞机、深潜、航天……场景、设备、工程、技术以它们的恢弘气势,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国力,也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色。之后,影片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近5年来中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等众多民生问题上所出现的新变化。国家的强大,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这一部分对于民生改善的生动呈现,前后呼应,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意义,也阐述了中国强起来的深刻内涵。中国强起来,不仅是国家强而且也是人民强,正如影片所传达,人民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人民强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主旋律从根本上来说,就应该是人民的主旋律。主旋律,如果能够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如果能采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果能够尊重传播规律和借助市场力量,就可以真正成为人民的、大众的、主流的时代旋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国家强”与“人民强”的关系。
2022-05-16更新 | 414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2 . 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无明显摇晃。但神舟五号在飞行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却发生了急剧抖动。原来,是研制人员将助推器蓄压器改为变能量蓄压器,改变燃料的振动频率,使得火箭不会产生POGO振动。这启示我们(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②在不同问题的相对对立中寻求绝对统一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破除既肯定又否定的模糊思想
④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突破原有边界的束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8日以《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为标题,报道了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典型案例。报道这些典型案例是因为(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秩序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在渤海之滨的齐鲁大地北部,数百万亩盐碱地正脱胎换骨,展露新颜。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到棉花、大豆新品种推广,再到对虾等渔业丰收,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滩涂成为沃野良田,“农业荒漠”日渐变身“生态粮仓”。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造世界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决事物矛盾的基本要求
③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能实现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25更新 | 394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5 . 《孙子兵法》有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这说明(     
①矛盾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易变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往往寓于斗争性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共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只有借助外部条件才能够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创了“创造性破坏”一词,它描述的是不断地破坏旧有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同时再不断地创造新的经济结构的过程。比如,现在的网络新媒体的兴盛和传播,虽然打击了传统的纸媒,却是一个破釜沉舟的发展时机,让纸媒重新审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策略。“创造性破坏”说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指出:“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①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③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随意性
④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勇于开辟新思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2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探索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试点县(市、区)数量要稳妥可控,总结完善后再推广。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③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中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