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长大后才发现,语文课本里全是人生!”是说,初读不识书中意,待历经千帆少年不再,再读已识得其中的世味辛酸。时光流逝,才终于真正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清凉月夜、知己难遇,在夜半时分找到人“相与步于中庭”的可贵,读懂《我与地坛》的深意。再读语文课本之“变”是基于(     
①感性认识经过岁月沉淀发展为理性认识
②人们的生活实践推动了对语文课文理解的深化
③真理是具体的,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才能体会文中之意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近年来,我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经反复研究,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还在未成年人提供刑法保护方面作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多项保障内容。这些修改体现了(     
A.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B.真理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和谬误可实现转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7部法律,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17部法律,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当前,生态保护方面的立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繁重。黄河保护法草案、黑土地保护法草案正在审议,还将要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立法的体系化、系统化。


生态环境领域的立法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加以阐释。
4 . 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反腐,是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党对监察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不断推动了反腐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监察体制改革是顺应我国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的需要
③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法治反腐思想建设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④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方式符合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

1987年的“沿海发展战略”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选"198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首提“立足国内需求”;

2001年加入WTO是我国国际大循环的里程碑;

2006年由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国际大循环的思路转向国内外循环相协调;

2020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党对“新发展格局”的探索历程。
2021-12-16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完成对着陆平台成像、着陆点附近科学考察,地面成功接收相关数据并形成了首批科学成果。材料表明(     )
A.宇宙探索活动不断刷新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B.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人类永远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C.实践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D.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