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日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是具有特别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这一战略安排(  )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B.表明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C.体现文化决定经济
D.能够为发展扫除一切障碍
2018-04-0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二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3 .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直都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居家养老是很多人都认可的养老模式。但现在不少家庭是“4—2—1”的结构,一对年轻夫妻要供养四位老人,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但目前依旧有很多老人不愿意去社区养老中心或养老院养老。由此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文化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④传统观念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团结整个中华民族,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等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指出:“中国的这种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到处都绝对一致的著名汉字”。这说明
①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中文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 . 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保护中华文化,鼓舞民族士气,浙江省投入资金实施屠呦呦旧居保护,把它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③这个建筑可以展现相关历史文化
④它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6 . 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央视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多位人物的事迹,传递着巨大的道德正能量。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
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传递正能量,保证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启示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要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创新方法和手段,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④坚持正确的导向,面向人民、服务人民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封建社会的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今天则强调在人格平等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这说明
A.传统文化没有创新将失去民族特色
B.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促进社会发展
C.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0 . 2017年,我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这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加准确地了解、正视抗战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样做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
②是基于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是由中日国际关系决定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