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1 道试题
1 . 在第三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会上,精致考究的畲族凤凰装、巧夺天工的苗族花衣银装,粗犷大气的藏族宽腰长袖……不同民族的审美情绪、价值观念、工艺技巧,通过匠人与设计师的深入走访、精心设计得以完美呈现。由此可见(       )
①不同民族文化各具个性特征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推动社会实践快速发展
④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②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④是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 柳树本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树木,但在离人眼里却代表了惜别挽留之意。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一诗所表达的不忍分别的情愫,感人肺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离人眼中的柳树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借柳抒情是一种文化活动 
③优秀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3-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过许多磨难,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启示我们(        )
①要树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要培育和继承伟大创造精神 
④要培育坚持不懈、敢于奋斗的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 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是敦煌莫高窟众多精美壁画中的代表。“飞天”的形象起源于印度的古神话,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中国,由古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飞天”形象的产生说明(        )
①只要融合不同文化就能实现文化发展 
②不同文化交流互鉴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能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8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6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 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8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7 . 文物,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身份和精神传承。从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到大汶口出土的猪形陶鬶,从商周时期精美非凡的青铜重器到汉代的金缕玉衣,从“一页宋书一两金”的传世古籍到清代圆明园的十二兽首……我国数千座博物馆的浩瀚馆藏,让观者穿越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时空,直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延绵不绝的伟大与壮丽。由此可见(        )
①文物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8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 . 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以“文化丝路”为主题,讲述共建“丝路”倡议下开放合作、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故事。邀约中外艺术家与全球知名剧团共襄艺术交融盛宴,畅叙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硕果。该节目的播出有利于(     
①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互信互鉴,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③展现文化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世界各国人民在文化交流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3年11月22日适逢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分享了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二十四节气原画混剪视频,向海外网友介绍中国小雪节气。网友纷纷赞叹其中蕴含的中式美学,也对这部纪录片表现的中华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入探索的兴趣。用纪录片在海外社交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①为更多国家认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窗口
②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体现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华文化传承
④说明文化载体承载、表达着文化的内容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0 . 2024年1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开展。在本次展览的第四部分“创新转化无界之境”,设置“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汇聚流散海外的古代绘画精品40件,将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带领观众以视、听、触多感官实时交互的全新体验“走”进古画之中。“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     
①历久弥“新”,对传统水墨丹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
②推陈出“新”,赋予了传统水墨丹青以新的呈现形式
③革故鼎“新”,对传统水墨丹青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④耳目一“新”,用科技的力量展现水墨丹青的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