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不会成就今日的苏绣。这表明(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9-18更新 | 140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 央视网不断丰富《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根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移动端上网的特点,对《孔融让梨》等部分优秀片目进行二次剪辑包装、精加工,推出时长4分钟以内的动画小短片。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发展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文化发展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决定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 . 中华始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所表现出的开拓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这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始祖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③弘扬始祖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④始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与根本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3-17更新 | 2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九中2017-2018学年度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9-10高二下·江苏扬州·期末
4 .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付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2020-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单元测试: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
5 . 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③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④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01-05更新 | 459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单元测试: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
6 . 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1-03更新 | 5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单元测试: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
7 . 特色小镇展露地域风情,美丽乡村承载悠悠乡愁。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巨大的文化张力,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  )
①博采众长,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不同群体对共同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与时俱进,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文化形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不仅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也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赤子情怀。《大国工匠》之所以打动国人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匠文化的魅力
③工匠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工匠精神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怀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9 . 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所有人都在逃离爆炸现场,有这么一群人,灾难来临时,永远逆行——可敬的消防战士!可敬的医护工作者!他们留给我们的不光是最帅的逆行,最美的背影,更是深深的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   
①提升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④弘扬了主旋律,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近几年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人民的名义》《战狼2》等主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好评。这些作品题材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它们都在寻找和提炼一种精神,一种倔强的、顽强的民族精神。这启示文艺创作者
①要在文艺作品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要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不能追求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
③要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
④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