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如何做到尊重文化多样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赴东方之约,见证开放中国。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是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集中地”,也是人文交流的“大舞台”。世界透过进博会看中国,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也在此交流互鉴。

全国多省市在本次进博会上设置了展台,展示百年老字号品牌、年度新品、非遗技术。四川清音《绣蜀》讴歌了“天府之国”的雄阔境界和灿烂前景;国家级非遗赣南采茶戏展示了浓郁的客家文化;观众在杭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指导下,亲自上机体验手工织造过程;牛羊肉泡馍、麻酱凉皮、黄桂稠酒等“老字号”美食则展示着陕西非遗美食的魅力……

来自摩洛哥的铜质手工艺摆件、巴西的“生命之恋祈祷图腾”、智利的马普切部落银制装饰品、玻利维亚的锡制骑士人偶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世界名画马克夏加尔的《巴黎的天空》、爱德华蒙克的《藤椅上的模特》、草间弥生的《南瓜》、班克斯的《爱在空气中》等让文物艺术品板块成为进博会最具艺术气息的展区,人们足不出境就能欣赏到高质量艺术名品。

进博会打开的,不仅是商业、物质的交流之窗,也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东西文化交融并蓄、熠熠生辉,共谱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华章。


进博会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2023-08-0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匠人们一向注重德行和心性修养,注重将人品与技术、道德与造物、个人与国家等因素综合起来评判。他们有极浓厚的反功利、反扬名的传统风气,他们趋于笃行,以纯洁真挚的心去传承遵循以往的历史传统,用作品和创造来获得认可。匠人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对“道”的追求,他们相信,只要拼命苦干,持之以恒地追求技艺之道,终有一日将蜕变,获得手艺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代宗匠、大匠,而这一理想也激励他们砥砺意志,探索技艺臻境,克服人生、从业道路上的种种不顺和挫折。

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制造2025》的实现亟须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下华彩的篇章。


(1)结合材料,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分析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匠人们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为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宣传口号。
2023-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到“蓝领专家”孔祥瑞、“马班邮路”王顺友,再到“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陆建新、“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一大批劳动模范在生产一线书写人生传奇,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加需要弘扬劳模精神,激发亿万新时代奋斗者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精彩篇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弘扬劳模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023-07-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测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材料二   如何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学习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学习党史,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学习党史,缅怀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学习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1)“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党史教育对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
(2)我校准备以“学史力行”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3-07-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测试

6 . 文明出行,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外出旅游,我们时常会看到图片中的不文明现象,这既扰乱旅游市场的秩序,也有损个人甚至是国家的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正确看待图片中游客的行为。
2023-07-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测试

7 . 千年如新,如梦如幻。2023年春晚的舞蹈节目《锦绣》,从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中汲取灵感,配合VR三维影像绘制技术,定格了观众的目光,很多网友留言说“让人凝神聚气,屏住呼吸”。


春晚舞蹈《锦绣》改编自舞剧《五星出东方》,让国宝不再是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成为传奇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打开穿越历史时空的大门,在线古代西域戍边的汉族校尉与匈奴在精绝古城经历种种变故后化干戈为玉帛并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该舞蹈创作的积极经验。
8 .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宣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果请你对这件事写一篇新闻报道,其中恰当的题目应是(     
A.融通不同资源,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B.弘扬时代精神,夯实文化自信基础
C.回答时代问题,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D.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继承革命文化
9 . 下边漫画《三过家门》(作者:宋旭升)告诉我们(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紧迫性
③要重视人们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从字体结构,到书法艺术;从音韵格律,到朗读吟诵;从单字含义,到组词成语;从市井俚语,到官样文章;从语录散文,到诗词歌赋。可豪放,可含蓄;可生动可简洁读之朗朗上口,回味悠长,意韵无穷尽,美意不胜收。中文之美,是传统之美,她美在历史,美在形体更美在精神,美在风骨。可见,中文(     
①彰显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品质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④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原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9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必修4第三单元专项提升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