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9 道试题
1 . 当地时间2020年2月26日,意大利一名议员戴着口罩进入议会,然而却因此被嘲笑。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口罩问题背后的东西文化差异,面对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些意大利居民仍拒戴口罩要自由。该议员表示,人们应该摒弃自私,要为别人着想,要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形成合力,意大利须向中国学习。由此可见(     
①我们要坚持取长补短,积极促进文化交流
②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③文化交流对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文化差异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3-05-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 . 谷文昌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共产党人的楷模、“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2020年3月13日,谷文昌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举行。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②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
④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成历时14年,是新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技术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外媒称为“中国奇迹”。14年中,全体设计和建设人员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工程的顺利完成,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工程全体建设者辛勤付出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紧密相连,“中国梦”激励人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成功建成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2023-05-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为近代文艺创作正本清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这句话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创造者,源于生活的创作就是为人民创作。


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为什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服务人民,坚持为人民创作?
2023-05-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5 . 有人发现,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时,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讲中文时声音较大,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充满自信;讲日语时声音变小,比较腼腆,模棱两可的表述较多;讲英语时显得善于社交,主张清楚,直来直去……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维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②语言带有民族文化的色彩
③语言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④语言具有多样性丰富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1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6 .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B.只有发达国家重视培育民族精神
C.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D.各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优秀的
2023-05-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出了鲜明的底色。“无论贫富、生命至上”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基本准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让武汉不再孤单,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驰援武汉,4万余名医护工作者奔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自觉居家隔离,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2023-05-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20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

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地区与苏皖豫冀四省交界,是贯通运河南北的重要河段,世界遗产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基础良好。大运河(山东段)拥有运河、泰山、曲阜三孔等世界文化遗产,8段河道、15个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山东段)一直是沟通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的生命线,是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的交通动脉,有“国家漕运江南四百万,寄径于山东漕河一线”之称。

存在问题。大运河时空跨度大,沿线遗产众多、种类丰富,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遗产资源叠加交错,保护难度大,碎片化保护现象突出。对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研究阐发滞后,与儒家文化、泰山文化等联动不够紧密,文化引领能力不足。

重点项目。以“济宁'运河记忆’遗产廊道”为例,整合竹竿巷、广育堂、玉堂酱园、潘家大楼、太白楼、铁塔寺、南阳镇、微山湖运河故道、夏镇等资源,规划建设“运河记忆”主题街区、河道总督署遗址保护展示设施及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太白湖运河文化主题公园,打造运河遗产廊道。


(1)结合材料,分析落实好《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文化意义。
(2)请你为如何扩大大运河文化影响力提出两项操作性建议。
2023-05-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9 . 筷子上方下圆的造型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也体现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吃”文化,筷子制作要求“一曰要直,二曰要齐,三曰要和”,蕴含中国传统的为人处世道理;“多一个人多双筷子”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中国筷子流传到日本后,日本把筷子誉为国粹,还专门为它成立一个节日--筷子节。由此看出(     
①筷子上方下圆的外观造型,显示出世界观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制筷要求中的“齐”与“和’分别体现了“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中国的“吃”文化寓于世界的“吃”文化之中,并通过世界的“吃”文化表现出来
④日本设立筷子节,说明日本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5-1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0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首《乡愁》,寄托了台湾作家席慕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这主要反映了(     
①故乡承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故乡寄托了人们的乡思乡情,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故乡承载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故乡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