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在2022年的夏天,黔东南台盘“村BA”火爆出圈。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黔东南台盘提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并推出“村BA”系列篮球比赛。这既折射出了黔东南地区乡村治理的重大进步,也呈现出其文化振兴的图景。“村BA”折射出(     
①乡村治理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
②以经济思维举办文化活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
③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大新媒体运用,树立“村BA”品牌效应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体育赛事与民族文化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24更新 | 103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胭脂、缙云、福色、苏万……兔年春晚带来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据网友统计,赵丽颖共唱了42个颜色名。以舞为语,以曲为韵,共同交织绘就满庭芳华。《满庭芳·国色》如诗如画,水袖演绎桃红之柔,折扇展现凝脂灵秀,纸伞舞出缃叶婉约,翎子如同群青灵动,长剑挥洒沉香意象。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晚会舞美设计体现的正是“满庭芳”的理念,取意自中国古典文学词牌名,通过演播大厅多个方位的设计,营造祈愿圆“满”的中华大家“庭”尽展“芳”华的主题气象。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的演播厅顶部艺术装置,既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创造,又是绽放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呈现。创意取材自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承载的不仅是中国年里的吉祥喜庆,更是中华大地无处不在的生机活力和坚毅顽强。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节目《满庭芳·国色》受众人欢迎的原因何在。
2023-01-23更新 | 34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3 . 2022年11月18日,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国家大剧院合作,在柏林成功举办“文明互鉴携行致远”音乐会交流活动。中欧艺术家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演绎了《瑶族舞曲》《茨冈狂想曲》《降E大调五重奏》《雪花》等多首东西方经典曲目,博得观众掌声、欢呼声不断。这体现出(     
A.保持开放心态是夯实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
B.融通不同资源,可以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
C.不同文化交流能搭起人民心灵契合的桥梁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4 . 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江苏景区景点,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体验工坊进入旅游空间,成为越来越多游客体验新项目;到曲艺书场看非遗表演,在临水戏台看沉浸式演出,去古镇古街看民俗风情,成为越来越多游客休闲新选择。非遗和旅游的融合(     
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姓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不断夯实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④深入挖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2年11月18日新华社报道,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龙宫遗址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考古发掘,目前已累计出土文物1000余件,遗物年代最早为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水池底部的三组浮雕——五龙浮雕、龟蛇浮雕、火纹及玉兔捣药浮雕,年代上限可至北宋。这些文物(     
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展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③集中展现了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风貌
④为讲好武当山历史故事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世纪60、80年代我国国产动画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大批经典作品相继问世,有45部美术片在国际上73次获奖。这些作品在创作上广泛吸纳了传统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了文学、美术、音乐跨界融合,传递着真善美。以上经典动画作品的价值在于(     
①丰富精神世界,服务社会发展
②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③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明对话
④吸收外来文化,促进文化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除了炫目的舞台布景和精彩表演之外,带领各国运动员入场的引导员们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看不见口罩下的面容,但能从她们自信、坚毅的眼神中看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记者了解到,虽然每位引导员在场上只走短短的三四分钟,背后却是超过四十次的训练和彩排。冬奥会开幕式彩排表明(       
①以辩证的视角看待问题,多次排练,寻找最佳效果
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适度发挥
③质量互变,坚持付出,展现中国风貌
④对中华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各种互联网技术方兴未艾,互联网在给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比如网络暴力、恶意炒作、造谣传谣、色情暴力等。

927日,2022海南网络文明宣传季活动在海口正式启动。活动邀请海南网络大V进行“线上+线下”网络举报和辟谣宣传,通过发起线上热点话题、开展主题创作等多种形式,推动广大网民争做网络文明的引领者、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共同营造绿色清朗网络空间,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营造绿色清朗网络空间”的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时事短文。
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9 . 100多年前,13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观世界大势、谋革命大事,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成立了一个后来彻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命运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开始存储青春的密码,青春的活力永远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为永葆年轻,共产党员要(     
①坚定自信、拒绝外来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③示范引领、执政为民
④坚定信仰、扎根人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楼鸽翔集”是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记忆。当壮美的中轴和悠扬的鸽哨遇到杂乱的鸽笼怎么办?完成下面小题。

1.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鸽笼治理是屋顶修缮的重要内容。为了妥善地解决鸽笼问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作组成员充分利用居民议事协商,听取养鸽户对于鸽笼方案的看法……鸽子在钟鼓楼盘旋,鸽哨在耳边响起,中轴线上弥漫着老北京独有的烟火气息。这说明(       
①居民参与权利得到尊重,共享“空中交响乐”   
②“盘鸽听哨”蕴含着市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环境治理是居委会作为基层政府的职能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留住人们的美好记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最初按“高不过脊”的原则,设计1.4米高的鸽笼方案被养鸽户否定。因为养鸽子要进笼打扫和喂食,1.4米的鸽笼,人进不去。设计师在了解鸽子习性和养鸽过程后,将鸽笼做了分解、向下延伸的调整(如更好图),得到了认可。深灰色老房顶样式的新鸽笼与中轴线景观和谐相融。鸽笼的调整改造(       

①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提高了方案的可行性
②将分离作为起始环节,是在思维中对养鸽过程的纯然构想
③坚持整体性思维,正确分析了人、鸽、城之间的固有联系
④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现遗产保护和居民生活和谐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