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春节前一天)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但有人认为:每年吃年夜饭,都有许多人吃得上吐下泻,到医院急诊,严重者抢救无效,含恨离世;吃年夜饭都要喝酒,喝醉了就容易打架斗殴,甚至发生命案,严重破坏社会和谐;先进的文明国家都不吃年夜饭,中国仍然保留这个野蛮落后的习俗,严重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建议立法禁止吃年夜饭!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对“建议立法禁止吃年夜饭”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 .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动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影片无论是背景还是小动物,都借鉴了水墨画中的写意花鸟,音乐则运用了古琴和琵琶。同时,影片赋予了动物隐喻:小蝌蚪是天真稚嫩的儿童,虾公公、螃蟹等代表了善意的引路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认同的构建过程,背后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C.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D.文艺创作应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精神力量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作为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茶艺,其成功必将带来我国茶文化、茶技艺和茶产业的又一次蓬勃发展。


(1)中国茶艺申遗成功是释放中华文化魅力的又一次机遇。请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中国茶艺申遗成功必将带来我国茶产业的又一次蓬勃发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 . 558万余件可移动文物、3.3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96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齐鲁大地上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如星河璀璨。11月25日,山东出品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城子崖》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迅速冲上热搜。4000多年前齐鲁大地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三维动画等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将“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娓娓道来。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挖掘文化载体的历史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②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丰富文化内涵
③利用文化传媒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传播
④彰显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文化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文物医院,是人们对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昵称。这家“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为文物祛病延年、拯救生命。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的精心“治疗”,大量国宝重获新生。没有这些“神医”妙手回春,我们就不能在展厅里看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春秋时期的蟠螭纹青铜鉴等国宝的真容。文物修复(     
①有利于再现当时的社会文明
②能丰富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③旨在充分挖掘文物的经济价值
④保护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成就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6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6 . 岳麓书院位于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直至湖南大学,均于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现在的岳麓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这体现了(     
①岳麓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材料说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具有世界性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④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6更新 | 1545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检测(B卷)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2022年11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促进京港两地青年的文化交流,使两地青年心系祖国,促进北京和香港文化事业发展,共同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年北京以“博物馆及城市创新”为主题进行交流,翌年到香港知名的艺术文化机构或公司进行实习,学科涵盖文化研究创意产业、建筑、社会科学数码科技等。实施该计划有利于(     
①文化反映时代的发展潮流,回答时代之问               
②融通不同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综合创新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               
④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底气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2-16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22年9月,“中国影像节”在古巴举行,展现中国农村几十年发展成就的《我的乡村故事》等9部中国纪录片在古巴国家电视台播出。纪录片以鼓舞人心的故事情节、令人惊叹的摄影和艺术价值,得到古巴观众的喜爱。举办“中国影像节”有利于(     
①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③深化文化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④展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保持中华文化的延续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6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0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宝贯财富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题不断丰富,表达更趋多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西藏天空》《十八洞村》《冈仁波齐》《我的喜马拉雅》等影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新生活、新风貌,呈现出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景象。这些电影屡获国内外重要电影节奖项,广受观众好评。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佳作频出(     
①体现了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教育文化事业的优越性
②体现了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创新进步的重大成果
③有利于推动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少数民族关系
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