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牧童短笛》表现了中国风格的音乐美,在扎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土壤的同时,借鉴和吸收了西洋作曲技法,是西洋创作方法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结合典范。《牧童短笛》的创作说明(     
①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没有严格的界限
②文化需要在兼收并蓄中实现不断发展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宝贵资源
④文化差异对文化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尚书·泰誓》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载:“国将兴,听于民。”朱熹在诠释《孟子·尽心章句下》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中就有对这种政治价值的继承。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穿越时空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④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在继承中确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2年10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介的“浙里文化圈”正式上线。该应用着眼于构建“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文化空间,以“走出家门15分钟即可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为目标,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米”。这一举措能(     
①引领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
②以正确舆论导向引领基层文化
③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④维护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8更新 | 821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4 . 某中学调研小组收集到的党史教育方面的资料如下:
★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红船》等专题片,《1921》等主题影片,《大决战》《觉醒年代》等主题电视剧
★完善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香山,韶山等党史重要纪念地相关设施建设和改陈布展机制
★实施一批革命旧址维修保护项目,馆藏革命文物修复项目
该小组拟围绕上述信息写一篇校园报道,主题可以归纳为(     
①弘扬革命文化,庚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
②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历史文物的经济价值
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文明根本规定性的同时,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形成以中国国情为主体、以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为参照、更具自主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丰富和创新,探索和创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近200个选题中筛选出《一日三餐》等11个选题,表达这十年来普通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见。《石头开花》直面脱贫攻坚工作的10大难题,反映10个不同地域、贫困程度各不相同地区的干部群众战胜贫困的故事。这些剧作一经播出深受观众好评。这些剧作的成功在于其(       
①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时代同频共振
③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养料,缩小区域文化发展差异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群众形成情感共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保护一个地方剧种,就是唤醒一段文化记忆和文化乡愁。安徽凤阳的传统卫调花鼓戏只有锣鼓和清唱,腔口音色难免粗直,难以吸引观众,濒临灭绝。老艺人马明芳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单一的锣鼓清唱,加入丝弦乐器;邀请名家创作剧本……当卫调花鼓戏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舞台上时,戏更好看了,旋律更动听了。卫调花鼓戏的重生说明了(     
A.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思想理念是讲仁爱、重民本
B.乡愁是文化赓续的物质载体,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能让传统文化注入优秀基因
D.要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激活优秀传统文化
8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我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曾引无数后来者临摹记诵。2022年10月,意大利某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掠过北京上空时,将心绪诉诸这一千年名句,并附上意大利语与英语翻译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华优秀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②中华文化绵延隽永,具有共通的价值追求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的宝贵资源             
④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2年,10个中国手工艺群体与10位国际大师合作“留住手工艺项目”融入了可持续与现代设计的理念,充分尊重并创新传承中国文化,获得了艺术创意行业、国潮复兴青年爱好者的关注。路易·威登创意总监尼古拉·盖斯奇埃尔携手福州髹漆,将承载中国漆艺精华之一的髹漆皮具技艺和与传统硬箱工艺融合呈现在箱包上;迪奥对大利侗族挑花图案情有独钟,在经典时装上全新诠释了这些图案等等,使得当地乡村参与这一项目的近172位妇女的年收入增加了近万元。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品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②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③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序幕,在这场足球“盛宴”里,从球场到建筑,从公共交通到纪念品……“中国元素”几乎遍布卡塔尔世界杯的每一个角落。从纪念品、公交车、电子产品到场馆建设等方面来看,卡塔尔世界杯已成为展示中国元素的绝佳舞台,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及其抵御疫情影响的韧性。“这是二十大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成功亮相。”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中国的发展理念、智慧、方案和行动将受到更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       
①体现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得益于两国良好的关系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体现了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优越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