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明哲保身最早出自于西周·尹吉甫《诗经·大雅·烝民》。原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义;后来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有贬义。现在有观点认为,共产党员坚持践行“两学一做”方能“明哲保身”,做到用正确理论武装头脑,用制度规范行为,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鉴别力、免疫力、抵抗力,才不会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该成语使用上的变化折射出(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互转化、相伴而行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认识是运动变化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④推动文化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这段话摘自“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在1949年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这是一代中国科学家家国情怀的写照。

“风吹起稻浪,稻芒划过手掌”“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为“禾下乘凉梦”耕耘一生,年过九旬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病危之际,他最挂念的仍是稻子长势。

从国之重器到中国饭碗,一代代科学家心系祖国,无私奉献,在中华大地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随着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古典诗词从文献与书本走上荧幕,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走向大众,为大众搭建一个思接千载、沟通古今的通道,让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走进当代人的审美世界。这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②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③与时代同行,实现创造性转化
④是夯实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023-03-15更新 | 2232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4 . 漫画(接近一个人时,不要去想他可以如何帮助你,要想你可以如何服务与帮助他)向人们发出的倡导(     

①符合价值实现的要求
②是对狭隘自私的纵容
③彰显了中华人文精神
④体现了某些人的傲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下图漫画《钻研》(作者:丰子恺)讽刺了一些人研究巨籍古典的动机与态度。这启示我们(     

①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辩证取舍            
②要融通不同文化资源,推动古典文化发展
③真理是客观的,不因权威地位变化而变化            
④认识的上升性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春燕徘徊天际。挺拔的松树下桃红柳绿,大人带着孩童在户外感受春光.....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成为“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出一次生动“中国表达”。这说明(     
A.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D.中华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7 . 下边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从文化角度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②我们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应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20世纪30年代,四名共产党特工受命执行秘密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那一刻起,就置身于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电影《悬崖之上》的故事由此展开。

电影的主角不是一位战无不胜的超级英雄,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平凡”的地下工作者,是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然而,正是这些无名英雄演绎了最伟大、最动人的故事,他们明知自己必然会牺牲,甚至在历史上连名字都不可能留下,却依然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正如《悬崖之上》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台词:“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敬,几乎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里,但每个民族的英雄却各不相同西方崇尚个人主义,其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大多是“超人”“007”那样敢于冒险、单打独斗式的角色。而我国电影中的英雄凸显的是民族精神和人民至上,中国式英雄是爱国主义、集体情怀、民族气节的集中表达,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英雄,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有人觉得中国式英雄形象不够高大,认为我们的电影也应该塑造超人式英雄。结合材料,写一篇短文对此观点进行反驳。
要求:①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真题 名校
9 . “你读过的课文中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论坛的这一话题,吸引了数万人参与讨论。下面是不同年龄的人分享重温课文的感受:重温课文(     
甲:我记得诱人的高邮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乙:《匆匆》让我开始知道要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流逝。
丙:十几岁的日子和思想很简单,其实当年并没有完全读懂《我与地坛》的深意。
丁:学《记承天寺夜游》时也有清凉月夜,但不懂得知己难遇,不懂得能在夜半时分找到人“相与步于中庭”的可贵。

①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丰富精神世界
②获得的是理性认识,有助于实现认识的飞跃
③让历经岁月洗礼的人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
④让不同年龄的人思昔抚今,形成对当下生活的共同认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17更新 | 8116次组卷 | 42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10 .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②不同劳模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
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2更新 | 8174次组卷 | 40卷引用: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