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将其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知识,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分析如何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2 . “运河迷踪”是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为青少年打造的展览。通过游戏体验配合特定的场景搭建,让青少年在沉浸式观展中了解与大运河有关的知识,全开放式的体验空间结合了备受青少年喜爱的古风和二次元的风格,并以“密室逃脱”的游戏方式,与古为新,借助契合时代测流的手段,走过历史长河的优秀传统文化星现出更灵动的魅力。“运河迷踪”(     
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②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④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万年是世界稻作重要起源地。万年仙人洞的考古证实,1.2万年以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开始了对野生稻的利用,先民们辛勤劳作,逐步掌握了稻作技术,并精心培育出地方晚籼优质稻良种“坞源早”。这印证了(     
①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②中华文明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须不断摒弃传统文化
③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铸就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④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0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近日,有位妈妈晒出身着马面裙的女儿,随性洒脱,高贵典雅。网友:时尚的尽头是传统!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以折代剪”服装制作理念的典型,体现了“节用惜物”“器以藏礼”“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等精神观念,其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不断得到创新和传承。马面裙流传至今是因为(     
   
A.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B.文化的内容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出来
C.其所反映的制作理念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独特的精神标识
2023-09-12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北附同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隋炀帝下令在洛阳开凿通济渠,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纵横连接五大水系,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近年来,洛阳市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展示利用项目,实现了历史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完美融合。洛阳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当代价值B.保护历史遗址,避免时代对其产生影响
C.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D.促进文化创新,决定人类文明发展方向
2022-07-07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在中同大地牢牢扎根。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②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遥相呼应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相同的实践土壤
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文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1年三星堆再启挖掘“祭祀坑”,再次惊艳世界。考古人员发现,出土的文物中,虽然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奇特,但是部分玉器、青铜器和此前1、2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相似,在造型上再次体现了古蜀文明与黄河流域、长江中游文明的共通之处。由此可见(     
①各民族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同一
②中华文明与古蜀文明多彩并存
③中华文化是民族区域文化的总和
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多元一体的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8 . 为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山东省委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座谈会,就《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广泛征求意见。各民主党派山东省委会闻声而动,就“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展调研,并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山东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最有底气、有能力、有责任推动儒学研究,用儒家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建议二   以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依托,推介和展示一批黄河文化地标,实现山东非遗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擦亮好客山东“沿着黄河遇见海”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黄河文化“开新花”“结硕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如何推动黄河文化“开新花”“结硕果”。
2023-08-28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启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记录于古代典籍之中,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国语》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和的思想;《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强调天下大同的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强调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利民;《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万物要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天人三策》有言:“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强调君权神授。

有人认为,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辨析“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这一观点。
2021-11-17更新 | 40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政治试题
10 .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学校应当将红色资源传承纳入日常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者场所等。这是因为红色资源(     
A.传递坚定的革命信仰,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B.具有教育功能,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
C.助力文化产业的繁荣,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支撑
D.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有利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