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多措并举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以乡村节日与习俗活动为抓手,挖掘舞龙灯、彩莲船等民俗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深度融合,激活木工制作等乡村传统手工艺“再生”能力:以农村文化礼堂、“村晚”等活动形式,培育良好家风、文明多风、淳朴民风:以修端现代版的村规民约、征集村歌等为手段,倡导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念,改善村民精神面貌,增强精神力量;以特色乡镇建设为契机,修络、迁建古建筑,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文旅融合、文创结合,盘活历史文化遗存,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1-11-22更新 | 3509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示范高中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记录于古代典籍之中,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国语》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和的思想;《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强调天下大同的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强调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利民;《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万物要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天人三策》有言:“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强调君权神授。

有人认为,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辨析“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这一观点。
2021-11-17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