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革故鼎新、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周易·杂卦》,强调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革除那些已经过时的制度、法令等,勇于自我革新。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断增强其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通性
2 .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润泽了无数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书法家通过一支毛笔纵横纸上,能将山河沉淀为多变的笔画,将或炽热或沉郁的情感镌刻进人心,昭示着审美高度与深厚底蕴。在一撤一捺、起承转合中,我们获得的感悟是(     
①中华优秀传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2更新 | 474次组卷 | 4卷引用: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意大利女宇航员在太空俯瞰中国时,引用这一名句来形容眼前的浩渺宇宙与地球风光,表达愉悦的心情,并附上意大利语与英语翻译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由此可见(     
①中华经典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②太空中的中国诗句浸润着文化交流互鉴的影响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④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6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4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各地在立春日“鞭打春牛”、吃春卷“咬春”、举行社火表演庆祝,这是(       
①重现中国传统农耕文明               
②民众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③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交融        
④新时代出现的崭新气象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5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     
A.中华传统文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023-03-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政治试题(京津班)
6 . 作为四川文化代表的川剧,发源于巴蜀大地,但又融合了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这体现了(     )
①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随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30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片之一。瓷器中的外来文化元素,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比如唐代的许多瓷器极具胡文化元素,出土文物中有许多胡人俑、胡人牵马、胡人伎乐俑等;明永乐和宣德时期,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的瓷器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瓷器中的外来文化元素从一个侧面(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注重借鉴外来文化成果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拥有的独特精神标识
③反映了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显示了中华民族融汇世界文化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创立了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在交流、碰撞和交锋中不断发展起来
②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③各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寓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
④中华文化凝聚力强,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动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影片无论是背景还是小动物,都借鉴了水墨画中的写意花鸟,音乐则运用了古琴和琵琶。同时,影片赋予了动物隐喻:小蝌蚪是天真稚嫩的儿童,虾公公、螃蟹等代表了善意的引路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认同的构建过程,背后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C.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D.文艺创作应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精神力量
10 . 秦朝政府对鳏寡孤独者的救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汉朝政府通过发放物品救济鳏寡孤独者;北宋设立漏泽园:“贫不能葬,令畿县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厝,命僧主之”;明代建立了“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等一套相对完整的救济体系。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是激励人民奋斗的旗帜
②养济保民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的精神标识
③传统文化中的养济保民思想源远流长
④优秀传统思想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