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创性科学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

材料一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不仅吸纳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优秀传统思想高度切合,是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难摸索,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构想;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将中国式现代化总结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三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某些强国走上了称霸的道路,由此,有人提出,“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会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会称霸。”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会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会称霸。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3-10-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够运用的文化。(     )
2023-09-13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理科)
3 . 借着传统文化回暖的东风,汉服通过媒体得到广泛传播,小到抖音小视频,大到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都会看到美丽汉服的身影,商业汉服走秀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不少汉服爱好者也会穿着汉服走在大街小巷。汉服之所以能从小众到“破圈”,是因为(   )
①契合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和价值追求
②现代科技增强了汉服文化的传播力
③引领了现代服饰文化发展方向
④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近日,有位妈妈晒出身着马面裙的女儿,随性洒脱,高贵典雅。网友:时尚的尽头是传统!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以折代剪”服装制作理念的典型,体现了“节用惜物”“器以藏礼”“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等精神观念,其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不断得到创新和传承。马面裙流传至今是因为(     
   
A.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B.文化的内容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出来
C.其所反映的制作理念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独特的精神标识
2023-09-12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北附同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     
①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③彻底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难题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为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山东省委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座谈会,就《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广泛征求意见。各民主党派山东省委会闻声而动,就“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展调研,并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山东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最有底气、有能力、有责任推动儒学研究,用儒家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建议二   以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依托,推介和展示一批黄河文化地标,实现山东非遗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擦亮好客山东“沿着黄河遇见海”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黄河文化“开新花”“结硕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如何推动黄河文化“开新花”“结硕果”。
2023-08-28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启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2年10月,我国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命名为“夸父一号”有两层含义:一是“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二是寓意着“夸父一号”将与未来中国太阳探测卫星一道,开启中国综合性太阳观测的新时代。以“夸父一号”命名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表明(     
①中华文化能够展现人们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孕育形成了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丰碑。“到延安去”成为当时最为时髦与自豪的时代口号。今天,新时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也要像我们的前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赓续对延安的“精神奔赴”。新征程上的“精神奔赴”能够(       
①感受传统文化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②铭记前人奋斗历程,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③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争做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④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成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8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国家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汉语热”,中文成为更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这表明(     
A.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B.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
C.中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中文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优势
2023-06-22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理科)
10 . 2023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开展多项活动,从单纯收藏研究到重视文化教育,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第二课堂”的影响力;从实体办展到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目标。博物馆开展活动旨在(     
①深入挖掘博物馆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③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④感知历史沉淀的底蕴,拓展中华文化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8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