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等一系列以和平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推动人类共同体作为根本任务,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形成了“世界大同、天下太平”的大国外交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等领域,善以传统文化之“笔”做好外交“大文章”。这反映了(   )
①文化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精神武器
②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③中华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
④文化能够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全国·模拟预测
2 . 故宫出版社联合真人密室逃脱游戏推出的《迷宫·如意琳琅图籍》互动解谜书,“把历史知识点融入解谜探索的环节中,让玩家潜移默化中了解历史知识”;《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文娱节目、《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国产动漫也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并创新传承,频频引领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新风潮。这说明文化发展(       
①必须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创意       
②把历史传统与文娱节目有机融合
③需要对文化内容与表现形式创新       
④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7更新 | 1444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记录于古代典籍之中,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国语》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和的思想;《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强调天下大同的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强调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利民;《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万物要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天人三策》有言:“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强调君权神授。

有人认为,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辨析“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包袱”这一观点。
2021-11-17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