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中医不仅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更是令人惊叹。中医讲究脉络相通,从来都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中医告诫人们不要低估了小草的力量,“是药三分毒”,患者正是在不断与病毒抗争中,机体得以恢复健康的。更神奇的是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培养了津巴布韦第一批本土中医针灸人才,湖湘中成药走进非洲市场,银黄清肺胶囊成功上市,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在健康中国行动指引下,多少人领悟了平衡互补之道,穿越历史长河,领略中华瑰宝,见证了小草的力量,运用“中国智慧”造福故土。同时中国中医药为世界医疗事业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作出更大中国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积极意义。
(2)中医讲究“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具象中概括出普遍性的本质,然后进行分类。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了什么推理方法?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什么历程?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洋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一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既体现着中国古人对“天下”构成的认知,又寄托着我们对身处远方的亲朋的思念之情。材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源于对世界总体结构的创造性想象          ②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理念
③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促进的成果       ④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相互交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集训
3 . 2024年3月19日,《中国节气》系列第一期《春分奇遇记》在河南卫视播出。不同于传统佳节时的至美大餐,二十四节气以更小而美、趣且新的戏剧样式来呈现。一位“节气先生”将贯穿全年,以古今人物“奇遇记”的形式,展开每一期的“一个节气,一段奇遇,一种情感,一首歌曲”。同时节目也继续运用AI、XR等技术,丰富视觉呈现。该系列节目(       
①通过文化交流互鉴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②不复刻传统,也不搬运历史,找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密码
③继承传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唤起古今共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演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释“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2)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的研究。请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溯源循根互鉴发展”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及考古界专家学者的参与下,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与观众见面。《非遗里的中国》等一系列活化文化遗产的精品节目让文物、遗产活了起来、火了起来。这些节目中的文化遗产(     
①是重要财富,成为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赓续中华文脉,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             ④是传承文明的种子,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6 . 薅草锣鼓是恩施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踢庄稼,伤害人畜,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由材料可知(     )
①薅草锣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经济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③薅草锣鼓是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二模)政治试题
7 .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举办了“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展出约200件文物精品。

典型展品:
凡尔赛宫的青釉香水瓶
该香水瓶的瓷质瓶身产自中国,于1743年通过贸易往来传至法国,由巴黎铸造匠将其顶部、口沿及底座用洛可可风格的铜镀金饰件加以装饰,使其呈现出喷泉一般的形状。
这一展览(     
①印证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对法国艺术风尚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为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平台
③能凸显各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促进东西方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创新,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中华古诗词以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人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爱国奉献、担当有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让我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还以其积极的境界,给人向上的力量。“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让我们排解不被人理解时的苦恼;“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让我们理解诚信的千金价值;“须知少日擎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让我们不要忘记当初的梦想……

流传千古的诗篇,使人们仿佛能听见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音符,感受到中华诗歌不朽的魅力,激起了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华古诗词何以激起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9 . 近年来,我国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再生性保护取得突出成果。全国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超过13万部(件),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的资源数量超过10.3万部(件),构建起一座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读者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对古籍进行全文影像阅览的同时,也可享受丰富的、专业的研究成果。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     
A.能更好保存古籍承载的信息,延伸中华民族历史轴线
B.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广泛地传播
C.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D.能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让更多人便捷地阅读古籍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高考政治挑战模拟卷
10 . 华山之阴,渭水沿岸,河西之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老秦腔、老腔、碗碗腔、线腔、迷胡等多种声腔音乐。这些唱腔朴实、粗犷、豪放,和着黄土高原的风沙,夹杂着黄河奔腾咆哮的旋律,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在唱念做打中,余音绕梁已千年。对此,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这些唱腔流传至今,充分印证了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②只有主动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这些唱腔才能更好地留存下来
③唱腔风格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这些唱腔集中展示着中华文化整体风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无答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