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已经持续了数年的国风消费热潮如今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云肩、马面裙等汉服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穿在身上,非遗工坊里三五成群地聚集着观摩学习的年轻爱好者,地方传统特色民俗、戏曲、歌舞受年轻人追捧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流量明星……中国青年用各种方式尽情释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式审美”的自信,他们从消费到主动推广、传承,正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蓬勃的青春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重大创新项目《数字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显示,“90后”和“00后”持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的人数比例在各代际之中最高。这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相比于其他世代,“90后”和“0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充分享受了物质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城镇化带来的时代红利,因此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发展信心也会更强。

(1)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年轻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动因。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以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二   《论语》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同而不和”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附和别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据此,甲同学认为:“和而不同”是国与国正确的共处之道。乙同学认为:倡导“和而不同”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任选一个人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要求:①围绕论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 . 在陕西西安蓝田县,“蓝田新婚礼”模式得到青年推崇,简约、文明、新潮,文化味和人情味十足,成为当地婚庆形式的亮丽风景。而这,正源于历史久远的《吕氏乡约》所带来的启发,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传统理念融入其中,并体现出勤俭、绿色等新风。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
②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塑造文明新风
③优秀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4年春节期间,电影《第二十条》引起广泛反响,票房屡创新高。影片以三个生动的真实案例为蓝本,用艺术化的形式和接地气、贴近民众的创作手法,围绕《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内容展开,再次引发社会公众对于公平正义的热烈讨论。电影《第二十条》的成功得益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积极借鉴其他民族文化长处和精华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三)政治试题
4 . 薅草锣鼓是恩施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踢庄稼,伤害人畜,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由材料可知(     )
①薅草锣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经济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支配作用
③薅草锣鼓是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因传承而具有时代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二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举办了“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展出约200件文物精品。

典型展品:
凡尔赛宫的青釉香水瓶
该香水瓶的瓷质瓶身产自中国,于1743年通过贸易往来传至法国,由巴黎铸造匠将其顶部、口沿及底座用洛可可风格的铜镀金饰件加以装饰,使其呈现出喷泉一般的形状。
这一展览(     
①印证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对法国艺术风尚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为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平台
③能凸显各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促进东西方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创新,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中华古诗词以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人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爱国奉献、担当有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让我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还以其积极的境界,给人向上的力量。“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让我们排解不被人理解时的苦恼;“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让我们理解诚信的千金价值;“须知少日擎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让我们不要忘记当初的梦想……

流传千古的诗篇,使人们仿佛能听见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音符,感受到中华诗歌不朽的魅力,激起了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华古诗词何以激起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盒子灯,被誉为花灯之王,寓意平安吉祥,盛行于河北天津一带,已有百年历史。

盒子灯制作工艺用料非常简单,主要有连丝纸、毛头纸、棉线、竹架、木架、火药等,但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该灯通常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为主要内容,也有装制鸡、鱼、虫、兽、花卉等。传承人根据不同庆典场合的需要,又将盒子灯制作工艺融入现实生活,如军舰、飞机、火箭、渔猎等,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由于传承人年龄过大、缺乏资金和材料等因素,盒子灯的制作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社交短视频平台给传统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博主南翔不爱吃饭的盒子灯制作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无论是非遗传承人、关注者还是初次接触的大众,都能从各自视角出发,发掘和拍摄非遗盒子灯的不同侧面。通过平台推荐,短视频内容实现了传播广度的拓宽;社交功能让传统的线下“言传身教”,以线上专业化知识普及模式实现了延伸,让非遗盒子灯在新时代绽放流光溢彩,火爆出圈。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知识和《逻辑与思维》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分析盒子灯出圈的驱动因素。
2024-05-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三新学术联盟百校联考高三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8 . 华山之阴,渭水沿岸,河西之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老秦腔、老腔、碗碗腔、线腔、迷胡等多种声腔音乐。这些唱腔朴实、粗犷、豪放,和着黄土高原的风沙,夹杂着黄河奔腾咆哮的旋律,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在唱念做打中,余音绕梁已千年。对此,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这些唱腔流传至今,充分印证了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②只有主动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这些唱腔才能更好地留存下来
③唱腔风格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这些唱腔集中展示着中华文化整体风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无答案)
9 . 舞剧《水月洛神》以曹植的《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故事为依托,以曹丕、曹植二人兄弟相争和战乱中甄宓的命运遭遇为线索,将“诗书礼乐舞”融汇一堂,揭示了现代人对古典艺术美的探究与理解,为观众细腻地描绘出一段跨越千年的凄美之恋。该剧自开演以来在国内数十个城市演出上百场,用民族古典舞蹈的韵味打动了数十万观众。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借鉴
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全面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10 . 2023年3月23日,红色文旅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在江西省Y县长征大剧院首演。舞台现场充分融合现代科技与艺术,运用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多维立体式旋转舞台和现代声光电立体影像技术,让观众全景式、沉浸式深度体验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实现历史与现实超时空的精神对话。该演出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化载体较好地承载和展现了长征精神
③该作品对长征精神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创新
④该作品极大丰富和拓展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试卷-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