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轨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此次太空授课,旨在秉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不断探索宇宙奥秘。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弘扬航天精神要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②通过科普授课活动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
③秉承航天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航天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以下对“雷锋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B.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C.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D.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创造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

30年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广大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仰望星空,航天事业神圣而光荣,但也充满坎坷与艰辛,我们必须坚持精神引领,用好精神力量。无论条件如何变化,无论前进到哪一阶段,都要把航天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我国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024-01-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高中系统化备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文房器物指文人的书房、书斋及相关器具。历代文人墨客以书籍、器物、字画为载体,不断阐释着文房文化。2023年7月6日开幕的“赓续文脉——中国文房艺术展”共展出古代及当代文房器物600余件。本次展览以“器以载道”为宗旨,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文房的文化、美学和制作工艺。假如你参观了此次展览,你的感受可能是(       
①中国文房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文房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文化
③文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
④文房对展现中华文化精神有重要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8更新 | 358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了流落在大英博物馆的众多文物通过传递书信渴望回家的情节。该剧展示的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像、辽代三彩罗汉、宋代木雕观音坐像、明代铜铸真武像等诸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尽显中华千年文化风采,这些文物所承载的文化(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④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该法的实施(     
①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③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跑出“中国速度”;电商平台将世界融于一“网”;扫码支付引领消费时尚;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一系列成果表明(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民
②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③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全面领先的现代化国家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科技创新的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本届大展以“一辈子·一件事”为主题,设有非遗美食品鉴展、金属工艺作品展、刺绣类作品展、草柳藤编织类作品展、雕刻类作品展5大展区。由此可见(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文化的内容
③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参观展览增进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首次审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领导体制、工作原则、教育内容,规定了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持保障措施等。通过立法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有(     
①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本质
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举措
③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④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一百年来,我们党经万里长征浴血重生,历十四年抗战发展壮大,于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前进,自兴国富国的挑战中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斗争精神的理由。
2024-01-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安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