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哈尔滨火了,东北花棉袄也火了。“土到极致就是潮”“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花棉袄更有性价比”成为网络流行语。这种流行于上个世纪中叶中国农村的“大红”“大绿”的图案和样式,兜兜转转又成为这代年轻人在这一龙年的必备单品。“过年了,买花棉袄了吗?”也成为许多地方,这个农历新年前新鲜的问候语。东北花棉袄也火了(     
①文化的创新、发展、流行,经济和大众传媒可以起助推作用
②通过创造崭新的“新土”文化,展现东北人的总体文化追求
③是古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现代社会相协调的表现
④展现区域文化的魅力,彰显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某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政治试卷(A)
2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不久前,河北文旅携手东方甄选,开启了为期6天的“电商+文旅”的直播活动,邀请全国观众观燕赵美景、赏多彩非遗、购河北好物。燕赵大地,数不清的文物宝藏光影蹁跹,带我们融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共情古今。这说明,发展文旅产业(     
①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②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④是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措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伟大建党精神(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③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历久弥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立足世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强力支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运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

材料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球视野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材料三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和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脱节、远离学生实际、形式陈旧单一等突出问题。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涌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错误思潮冲击下,部分青少年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方法单一化形式化、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材料二   国家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应当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知识,说明通过立法深化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2)某校举办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假如你是演讲者,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以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提纲。
2024-04-07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从伟大建党精神的不负人民,到延安精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焦裕禄精神的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到雷锋精神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从脱贫攻坚精神的上下同心,到伟大抗疫精神的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一系列伟大精神(     
①说明人的价值就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和贡献
②展现了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依旧的鲜明特质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④鲜明彰显了共产党人至真至诚的人民情怀和信念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从中央广播电视台公布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开始,“龙行龘龘”一词被人们广泛关注。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为“(da)”,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作为一个生僻字,它几乎没有被实际使用过,但是中国文字文化积淀深厚,类似的生僻字都在典籍中留了下来。今人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把它们打捞出来,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可见“龙行龘龘”(     
①增强文化包容,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对接时代需求,为历史古韵赋予时代风华
③跨越时空局限,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④创新文化内涵,昭示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不久前,河北文旅携手东方甄选,开启了为期6天的“电商+文旅”的直播活动,邀请全国观众观燕赵美景、赏多彩非遗、购河北好物。燕赵大地,数不清的文物宝藏光影翩跹,带我们融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共情古今。这说明,发展文旅产业(     
①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②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④是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措施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9 . 2023年9月,习近平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的回信中指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的幸福和安宁,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你们的父辈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弘扬新时代公安英烈精神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②厚植家国情怀,夯实担当奉献的物质根基

③弘扬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④高举精神旗帜,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说:“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从中可以感悟到(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完善
②民族精神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