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00多年前,一大批新青年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种,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图示的公益广告对当代新青年提出的要求是(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敢于梦想       
②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有所作为
③弘扬革命文化,把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       
④以时代有我的主人翁精神,承担历史责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情寄于言,习近平主席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特质。习近平的话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极少数情况下还是可直接表现为物质力量的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珍惜和爱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21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作为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探月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回家;目前,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扎根于探月工程十八载的奋斗实践,是探月工程连战连捷的制胜密码。


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说明我国从探月到登月的历程。
(2)某市博物馆增设了探月科普馆,从文化角度,说说这一做法的依据。
(3)某校拟开展“探月精神我传承”主题宣讲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写三点发言提纲。
要求: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精练;90字以内。
2023-12-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2-13高二·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4 .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
①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
②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③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
①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来抓
②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在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中发挥主心骨作用
④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6-12-12更新 | 9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诸城一中高二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落火的探测器“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而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就是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首辆火星车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命名,都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让高大上的“探火”工程变得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在建党百年之际,到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上去,这是一种科技实力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传承老一辈的航天精神,怀凌云志、做务实事,在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命名到完成对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2021-12-23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以舞剧的形式展示画作形成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的产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与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受到观众好评。《只此青绿》的成功得益于(     
①用新的表达形式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以人们喜闻乐见方式弘扬民族精神
③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立足时代之基,融通古今中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24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