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进博会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舞台,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说明(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进博会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我们热情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2021-08-27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②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④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3更新 | 2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3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0岁的故宫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凝结着历史的烟云,每一座殿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它也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散发着活力的气息,每一块砖瓦都奏响着新时代的乐章。

2020年4月,故宫博物院联手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正式拉开了“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2小时的直播,除了美景之外还通俗易懂地讲解了60多个知识点,让观众与学术亲密接触。

故宫博物院的“活力”表现还有很多。此前,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推出文创产品(2020故宫日历》,把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依托“数字故宫”平台,纪录片《故宫贺岁》以乾隆57年的一场茶宴讲述了静态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老百姓感受了宫里的年味。

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举办“中国与凡尔赛展”,以“凡尔赛宫中的中国”大型展览为基础,结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法国宫廷及传教士、使节带来的精美文物,还原一个更丰满、更全面的十八世纪中法两国文化和艺术盛况,带给观众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2)以增强故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主题,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活动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5 .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其神秘面纱终将被逐步揭开。研究表明,三星堆文明具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始源,同时又受中华文明或明或隐的影响。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与包含玛雅文明在内的诸多文明处于同一高度。这说明(     
①三星堆文明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自身独特性
②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见证
③三星堆遗址对研究人类起源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三星堆遗址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2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A卷)
6 . 近年来,某地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将本地的泥塑项目引人学校课程中,通过特色课堂作品展览、培训体验和教育传习等活动推动该非遗泥塑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该地的这举措(     
①拓展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形式
②发挥了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泥塑技艺、感受非遗魅力
④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08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7 . 我国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03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期间,除了在CCTV—6展播优秀中东欧国家影片,还陆续引进中东欧国家影片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全国艺联)上映。2021年2月9日,匈牙利影片《日暮》在全国艺联上映,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围观”。举办这一活动(       
①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②能促进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
③既能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又能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④印证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7-30更新 | 61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9 .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节目嘉宾蒙曼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欢迎并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典籍里的中国》创作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2021-07-22更新 | 320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10 . 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吸引了许多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游历论学,留下了无数精彩华章。2020年以来,浙江省政府以串珠成链的思路,规划梳理出了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浙学学脉图、名城古镇图、遗产风物图“五幅图”。此举意在(     
①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展现区域文化魅力
②寻觅中华文化源头,夯实文化发展根基
③深入研究诗词学理,创新诗词文化内涵
④提升区域文化实力,推动浙江全域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