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逐斯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道路意在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
②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7-03更新 | 2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鄂尔多斯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猪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中国年味”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年来,海外“汉语热”持续升温。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12所孔子学院,开设有1073个孔子课堂,全球海外汉语学习者超过1.2亿人。俄罗斯已将汉语列入国家统一考试的外语考试科目。越来越多外国年轻人来到中国求学。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44万,比2012年增长3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简要说明海外汉语热的文化意义。
4 . 2017年9月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共同举办中国电视剧《生活启示录》观众见面会,导演夏晓昀、编剧王丽萍、主演胡歌、闫妮与蒙古观众见面,继该剧在蒙古热播后再次掀起中国影视剧热潮。《生活启示录》在蒙古热播
①推动中蒙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蒙古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蒙古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革命文化的内涵在交流中丰富发展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革命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革命文化的价值因传播而得以实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救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全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历代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转眼成了热门歌谣。这说明文化遗产
①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
③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④具有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17-05-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2017年春节热播,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节目播出后在中国各年龄层的群体中更是掀起了诵读中华诗词的热潮。
材料一   对于节目的热播,有专家指出,“诗和远方”是世代中国人的共同向往,而这场诗词的文化盛宴使得国人体内的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丰富的内涵既温润人心,又独具人格力量。观众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场上选手同步答题,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如同身临其境参与其中。此外,爱国、爱家、爱生活向来就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在当代的年轻人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材料二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等节目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气息,中国式原则打破了一直以来国外版权综艺节目霸屏的尴尬。《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以及《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版权均从国外花重金引进,许多“外引”综艺节目虽火爆一时,经济利益可观,但一些节目为追求收视率、取悦特定观众群体,缺少对市场的调研和科学分析,导致节目形式趋同,缺少内涵,跟不上观众需求变化的节奏,或与观众的需求错位,因而生命周期一般都不长。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单纯依靠引进国外节目,缺乏创造力和厚重感的中国综艺娱乐市场是无法持续发展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全》这股电视清流引发当代年轻人共鸣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综艺节目应如何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在中国大地再次掀起了一股诗词热。针对高中生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古诗词,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这许多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结晶。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东风西风、晴空细雨、雷电霜雪都是时间的主人,桃树梨树、杏树桑树、菊花苦菜、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是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丸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   
(3)请列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某一节气,并说明该节气对你的独特意义。
9 . 2015年9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机构面向全球为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征名,截至10月31日共收到了有效名称方案32517个,经过专家评委投票和中科院批准,最终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主人公齐天大圣的名字悟空人选。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现代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②激发人们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③能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科普教育     ④扩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26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届高三上文科三综合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