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9-01-30更新 | 820次组卷 | 59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高中部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9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政治试卷
3 . 善于沟通的人,绝不是言辞犀利、雄辩滔滔之人,而是能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并赞叹他人优点的人。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
①倾听者对表达者的态度是反观自身涵养的有效手段
②表达者通过倾听者的态度能获得关于自身价值感的信息
③沟通双方的生活背景和主观感受的差异导致了彼此的分歧
④沟通双方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进而消除误会以增进了解
A.①②B. ②③C. ①④ 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实践的智慧和方案——世界各国一道共商、共建、共享,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最终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

2017年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理念顺应时代潮流,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材料二: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智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2018-11-2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二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2018-11-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动力。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动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内容和新业态将层出不穷;互联网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大众来说,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文化消费信息。电商公司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激发大众参与数字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材料二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文化从来就是和而不同的,从来就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能再度实现跨越发展,与我们借助外来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积健为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更发挥着巨大的助推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指出材料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2018-1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7 . 2018年1月,新世界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届文化自信与文学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项目通过推荐100位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将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的作品、个人故事译成阿拉伯、英、法、德等10种语言向全球推广,推动更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为更多人所接受。这一项目
①是基于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为加快中外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靠平台
③有利于增进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④是我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当今世界乐坛中,“中国声音”是不可忽视的音乐力量。中国指挥家、作曲家和独奏家们在世界舞台上的杰出表现,为“中国声音”赢得了掌声与喝彩,让国内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声音”的无穷魅力与中国音乐日渐崛起的蓬勃力量。“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传播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②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加速了外国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9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对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概括了世界文化的共性
②我国应加强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③中华文化的个性中包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④中华文化会同化世界其它文化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10 . 在中国文化市场上,一些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获得了消费者的热捧。他们积极从我国传统服饰中汲取养分,将现代时装的外形轮廓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混合以及对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使具有沉静气质的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成为这个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世界里让人驻足欣赏的美丽风景。这告诉我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要善于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7-16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