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播出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国》,采用8K高清晰度的拍摄,运用全境声前沿技术,配以屏保级的精美画面和情感充沛的音乐,展现历史人物的奋斗与逐梦故事。广大观众通过观看该纪录片,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国悠久历史的了解,更能够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这表明(       )
①文化的生命力来自现代前沿技术
②现代传媒开创了历史观教育的新途径
③现代前沿技术改变了文化资源的传递、储存方式
④中华文化通过视觉化的呈现,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2更新 | 407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2 . 芭蕾传入中国仅有60余年历史,芭蕾舞人运用芭蕾语汇讲述中国故事,诠释民族精神、中国气派,形成了别具一格、自成一派的中国芭蕾。经过几代人耕耘,中国芭蕾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进入世界一流方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各国家的文化因历史传统不同而别具一格
②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民族和世界文化发展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
④学习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应该做到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媒体评选,《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了“2020年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和“凡尔赛文学”。流行语的出现(     
①表明一定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②最能说明文化随时代亦步亦趋的特点
③与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④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劲的感染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0年3月9日,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无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当天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绕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堂思政大课的成功(     
①取决于形式的新颖、手段的高超     ②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③显示着继承的必要、文化的多样     ④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3更新 | 730次组卷 | 51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5 . 近年来,从昆曲、京剧、端午节到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太极拳,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这些世界级“非遗名片”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展示世界文化的普遍共性       ②彰显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③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诠释与广泛传播。这是基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容易引发国民共鸣 
②与大众传媒结合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全盘承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中华读书报》2019年5月4日刊载的《从汉字、汉语入手,全面拯救中华文化》一文指出,必须摒弃各城市大商场和建筑招牌标识那种英文巨大,贬低、渺小汉字的媚洋现象。这一呼吁的依据在于(       
①文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写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人类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交流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才使得人类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合作的大家庭。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交流能(       
①促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
②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③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增强其世界性
④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携手共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在传承传统劳动文化中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劳动,提升劳动的创造性。上述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10 . F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资源丰富,该市人民政府为此组织当地非遗传承人、专业艺术家对国家级非遗南丰跳傩、宜黄禾杠舞进行改编,融入潮流元素,吸引某视频APP平台用户学习和传播当地新潮非遗舞蹈,视频点赞量达千万次。既提升了城市形象,又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该地的成功经验在于( )
①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借助现代传媒推动非遗文化大众化传播
③锐意创新,实现了非遗文化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
④丰富文化形式,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