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2023年4月20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也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在庆祝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许多对中国文化心怀热忱的外国友人纷纷参加到书写汉字的活动中。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展示中文语言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②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得各国人民的认同和喜爱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9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来到国家速滑馆,他要求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在媒体工作间同记者代表亲切交流时,总书记勉励大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争取第一时间把北京冬奥盛会传播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意义。
2023-03-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记,打开了西方人认识东方文明的窗口,促进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利玛案不仅帮助徐光启等人把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还把“四书”等儒学经典翻译成拉丁文,对启蒙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历史事例充分说明(       
①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③中华文化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为此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这说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     
①丰富各民族文化的内容
②消除各民族间文化的差异
③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民族间的和睦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22年7月18 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基于(     
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需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保护共同农业遗产有利于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2022年7月,武汉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主办“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展览期间,主办方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促进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
③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 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4更新 | 69次组卷 | 89卷引用: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2022年9月27日,中国联合国协会(联协)举办线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王超在开幕词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某些国家的个别政客从狭隘的选举政治和地缘政治需要出发,炮制和鼓吹“文明冲突”“种族较量”,给国际社会带来“负能量”,极具破坏性和危险性。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在文化交流互鉴中维护文化安全。
9 . 2021年11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俄罗斯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21年俄罗斯“中国文化节”青年诗歌朗通节目“我与我的祖国”在中俄网络平台同步上线。活动邀请了来自两国的语言专业大学生,用对方国家语言朗通爱国主题经典诗歌,抒发爱国热情,歌颂两国友谊。这告诉我们(     
①世界各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4-15高二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0更新 | 347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