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人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613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政治试题
2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最迫切的盼望。每年的春运都是一次世界瞩目的人口大迁徙。人们对过年具有浓厚的情结,是因为

①对春节文化具有烈的认同感
②落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③大众传媒对社会影响日益强大
④春节蕴含着团圆、思念故土等情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03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18年5月《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出版发行,在习近平讲话和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通古今。从这些用典中,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更加团结,让中国更有力量。由此可见
①讲好中国故事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中国故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③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④优秀文化能指导人们实践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2-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已于2016年暑假开幕。历时7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这一根据华特·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主题乐园等文化产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8-11-29更新 | 188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倡导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亳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热闹又时尚,阅读正在变成悦读。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对出版企业的启示是
①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
②立足科技创新,以增进社会效益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
③丰富图书品种,满足读者精神生活新需求
④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11-06更新 | 197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的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入的责任。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把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8 . 文言文注重典故、音律工整,行文简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用古诗词为“为什么要学古文”作出注解:看到美景时,我们可以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只会说“哇,真美”;遇到感情纠葛时,我们可以感叹“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古人心易变”,而不只会说“蓝瘦香菇”。这意在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独特魅力而内化为国人文化基因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中华经典古文内在表情达意上有其特有功能而不可忽视
④中华经典古文因其源远流长而应在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0-20更新 | 1644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17年12月3日晚,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正式开播。这档节目此前就因集齐了九大最具份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而引起广泛关注,开播第一期,便在豆瓣上取以往人们了解文物,大多通过参观博物馆,能获取到的信息很有限。

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呢?总导演于蕾和她的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历时两年,广泛征求观众和文物收藏者的建议,反复推敲、打磨,终于形成了如今的集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首期节目中,国宝守护人梁家辉从国宝石鼓引出了故宫守护人梁家五代父子的故事。从守护文物的人和他们与文物的故事,到传承千年文脉的民族大义,节目组对人文关怀的挖掘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在舞台设计上,节目组将中国古典韵味和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融合纱盒投影、透视冰屏柱、巨型环幕于一体,呈现出精致逼真、流畅自然的效果。该节目带给观众一场奇幻的文化旅行,受到了人们喜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国家宝藏》节目组的成功对于文化创新的启示。

10 . 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是距今3 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意义。
2018-09-06更新 | 2186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