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0 道试题
1 .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特点,融入大量的中国元素,吉祥物的头饰从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符合北京奥运会营造一个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视觉形象系统的要求。吉祥物设计特点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起促进作用
C.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D.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世界文化的遗产
2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有110多项精彩活动。来自于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全方位,多方面,深入报道,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体现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大会让亚洲各国文明齐聚一堂,同时也成为亚洲各国深度了解中国文明的重要窗口。这场文明对话,既包括国家外交行动的宏大篇章,也深入百姓生活的细微肌理,更激荡起思想的共振和鸣,凝聚起命运与共的强烈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分析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举办对我国国际文化交流的启示。
3 .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部分中国信教游客到印度的蓝毗尼园、鹿野苑等佛陀圣地,感受佛教经典的文化魅力。同时,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等中国佛教圣地也越来越受到印度游客的喜欢。中印两国之间佛教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佛教文化(     
①能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既有共通的精神内涵又各具特色
③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精神需要
④能够通过人口迁徙的方式实现互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25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可以吸收借鉴外国文化的一切成果
②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9-10高三·湖南·阶段练习
5 .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句话说明(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8-31更新 | 182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外来文化时,要有广大的胸怀,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结合材料,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2022-08-12更新 | 681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三星堆遗址距今有3000至5000年历史,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会通报:三星堆新发现6座器物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刷新了学界对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的认知。通过考古发掘(     
①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培养中华文化归属感
②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增进人类文化认同
③可以最大程度地解读、还原和传承中华文化
④有利于理清遗址和文物背后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1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②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绝不相同
④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4更新 | 327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分别从网络文学实现题材转向、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保护激活创作生态、网络文学全链条开发、网络文学出海等角度,综合分析梳理了2021年度网络文学行业及其上下游的整体变化态势。请回答下面小题。

1.2021年,网络文学成为反映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脱贫致富、抗疫工业生产、服务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到网络文学当中,勾勒出中国当下最火热的现实。这表明(     
A.文学作品能反映社会生活,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B.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D.立足时代之基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2021年,中国作协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E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有利于增强海外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现代大众传媒能跨越时空进行文化的传播
④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要以文化促进旅游,用旅游创新文化,把中国的设计大师推向世界,把世界大师请进中国。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先后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往来,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国际对话与高端交流,展现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大国形象。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022-07-12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