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2017年暑期,由实力文化倾力打追的中国汉字听写竞技类真人秀节目《汉字风云会》正式与公众见面。
《汉字风云会》以小学五年级选手为参赛主体,同时兼顾了各年龄段的家庭成员。《汉字风云会》不再只是说教和高大上的自我欣赏,而是坚持“以娱乐拥抱文化”的方针。与国内综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浙江卫视和爱奇艺双平台合作,加快了节目的传播速度。在国内综艺节目中首次使用人工智能AI助理一一“咪咕灵犀”为选手出题。这个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和科大讯飞共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用最日常的字词准确击中亿万观众痛点,同时也通过生僻字的默写,激发了人们对汉字的探究热情。
提笔忘字,写字全靠输入法;词汇贫乏,爱你只会么么哒。《汉字风云会》挑选了大量常用易错和应知应会词语进行考查,例如:“形迹可疑”还是“行迹可疑”。但是有人认为:“没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娱乐化有失文化的庄重和严谨,应该谨慎使用。”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汉字风云会》创作成功的原因。
(2)生僻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使用,但是也受到一部分人的反对,你对生僻汉字的使用持怎样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传承文化需要激发人们对汉字书写和识记的热情,请你为此提出两条建议。
2018-08-05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逐斯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道路意在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
②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7-03更新 | 2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14年后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这次的“北京8分钟”表演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充满科技元素、传统韵味、现代特色的视听盛宴,充满科技感,融合传统文化的同时突出展示新时代现代中国的魅力。
22名轮滑少年和2名少年演绎的熊猫队长,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曼妙的曲线轨迹,先后勾勒出寓意友爱团结的中国结、幸福吉祥的龙凤、众志成城的长城、高洁谦虚的梅花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冬奥会的美好祝愿,及办好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信心。
24面人工智能控制的“冰屏”陆续呈现出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高铁、“新四大发明”、现代化城市等影像,这些凝聚中国智慧、工匠精神的中国制造,讲述着中国发展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风貌。这些“冰屏”自动控制,与现场演员、地面投影默契配合,相映成趣,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融合了高科技和“非遗”工艺——川北大木偶制作的“熊猫队长”化作信使,穿越互联网隧道,把来自各行各业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装入信封,伴随着光影幻化出的橄榄枝和用世界各国语言书写的“相约北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2022,相约北京”!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是如何体现文化传播功能促进文化发展的。
(2)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说明两个“北京8分钟”的变化。
(3)坚持共享办奥,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办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请你就此设计两条宣传语,宣传推介北京冬奥会。
4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通过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感受世界历史
2018-05-13更新 | 255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双11快乐!买买买,卖卖卖!”美国纽约的一家鞋店,早早挂上了这样一幅中文标语;撒哈拉沙漠以西400公里的加那利群岛,“双11”也已成为当地居民期盼的购物节日。其实,“双11”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材料表明
①融合统一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②文化没有国界之分,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通知, 要求通过加强网上主旋律宣传,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
通知要求,要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新模式,搭建网络公益平台,壮大网络公益队伍,形成线上线下踊跃参与公益事业新格局。要积极创作传播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一批网络文艺精品力作。要坚持用优秀文化充盈网络空间,不断增强广大网民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要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通知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大对突出问题、问题网站专项整治力度,持续不断净化网上舆论生态。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通过网络来宣传主旋律?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在宣传主旋律中的作用,国家应该怎么做?
7 .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掷地有声,的话语,给教育界打了一支强心针,这无疑会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重视教育事並的发展?
2018-03-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政治试卷
8 . 梵高的《向日葵》(油画)中的向日葵犹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示出画家狂热的生命激情;徐渭《墨葡萄图轴》(水墨画)中的葡萄如同辛酸的泪珠,比喻自己像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对这两幅画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两幅作品存在共性,其原因在于中西方艺术的借鉴与融合
两幅作品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艺术创作受生活实践制约
③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而难以实现不同艺术的融合
④艺术创作具有一般的规律,因而民族艺术也能成为世界性艺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7-12-01更新 | 572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万里丝路,连通东西方,跨越古与今。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擘画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怎样建设好“一带一路”等重大问题。习近平主席阐述的美好愿景,传承着丝路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我们沿着这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远方的行动指南。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理解。
2017-08-0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天长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月月考卷高二政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被西方国家所推崇。目前,已有40多座苏州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漂洋过海传播中国魅力。 “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等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布局精巧韵味独特,亭台楼榭绿树掩映,处处透出大自然的乐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全钢结构,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中国工匠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两者相得益彰,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
材料二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建设应着力提高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为此,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材料三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健康中国”既大又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青年当先行。青年学生要做健康中国的实践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苏州园林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发展城市建设的。
(3)某市准备开展健康宣传活动。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为该市健康宣传活动设计两个活动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