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从早前的贴吧、微博,到今日的B站、抖音等,国风国潮、国粹国货的传播边界被不断拓宽。例如,某知名视频App上排名第一的汉服话题视频数量达到67万个,累计播放量突破180亿次。这体现了(     
①信息技术发展彻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大众传媒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经营食盐、茶叶、木材、粮食等商贸活动中传递了诚信经营的徽商品格和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徽骆驼”精神。徽商品格与“徽骆驼”精神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①经济活动
②商业贸易
③人口迁徙
④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古代多指读书人:"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丝路漫漫,驼铃声声,曾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古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千年,积淀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在丝路精神指引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1.6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2021年“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揭晓一“互”: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伟大成就提振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征程。丝路精神穿越千年,绽放出梦想的光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世界各国一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弘扬丝路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3-04-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三年来,敦煌研究院推出系列化、多元化、高质量的数字创意文化产品,通过运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让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共计有超过50亿次的曝光量,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这表明(       
①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②科技进步能够带动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③依靠数字技术才能让人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④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2年8月召开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强调,要始终高举思想旗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培铸文化之魂、拓展实践之路、完善治理之策,加强网民文明素养理念塑造和实践养成,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和网络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这需要(     
①立足当代中国,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把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着眼点
③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④充分发挥网络空间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从古至今,兔子深受人们的喜爱。“兔”字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那时的人们通过对兔子的观察了解创造了“兔”的象形字,后来其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兔”字。

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信是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我国古诗文中经常出现书信的影子。如今,互联网浪潮下兴起的新型媒介让书信等传统媒介“退潮”。在这个加速度时代,写信之慢与微信之快的对比有着深长的意味。材料说明(     
A.传统的书信因文化价值的丧失不再是文化媒介
B.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书信反映了一种文化自觉
C.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消费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D.书信在快与慢的对比中能凸显传统文化的韵味
10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共饮一江水”的长江沿岸文化包括巴蜀文明、荆楚文明、吴越文明等,与黄河流域各文明互动交融,共同塑造了恢宏浩荡的中华文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地理等因素不同使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②区域文化多样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渐趋同一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8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