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人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2更新 | 1011次组卷 | 130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虽然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国,但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一些西方媒体、政客惯于对中国进行舆论攻击以谋取私利。

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广大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意义。
(2)请结合职业特点,对新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各提出一条建议。
2022-05-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数据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3 . 下图所示为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台。其造型是由印有90多个参会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小雪花组成的一朵被橄榄枝包围的大雪花,90多个小雪花共同簇拥着位于大雪花中心的奥运火炬。火炬点燃时,中心的一缕恒久绵长的微火映照整个大雪花。下列对这一设计寓意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奥林匹克精神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守护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奥林匹克精神对促进当代世界和平与国际团结发挥独特作用
③促进世界人民平等团结是奥林匹克文化固有的价值追求
④世界各国共同为奥林匹克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数据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打造“云思政”网上宣传平台,使青年思政课堂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推动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汇聚“云端”。许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七一勋章”获得者、劳动模范纷纷现身“云思政”讲堂,广大青年参与其中,使课堂集境教、言教、身教于一体,将思政素材全网收尽。“云思政”的独特优势体现在(     
①赋予课程内容全新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内涵
②丰富课程的表现形式,提升感染力和影响力
③为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立足点和平台
④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多主体、多方位育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1年12月,中国西藏邱桑温泉古人类手脚印入选2021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手脚印岩面艺术是距今20万年的古人类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用力压到软泥上,软泥硬化后形成富有美感的岩面“雕塑”。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历史长河中“艺术”一词涵义的理解。这一成果表明(     
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②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始终忠实反映社会生活
③考古发现为古代艺术作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物质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文学是联通世界、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2021年9月,全球出版机构依托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齐聚一堂。其中,我国共达成版权输出、引进意向和协议7321项,取得丰硕成果。本届国际图书博览会(     
①为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搭建了平台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③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④为增强中华文化价值提供了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4-06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2届高考第三次(3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梁启超在其文化建设构想中指出;“要尊重爱护本国文化,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向的方法去研究他、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和中华文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文化既能服务中国,又能造福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     
①要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②发展文化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同频
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A)
8 . 2021年10月,“双奥之城、城市之光”系列短视频在全球主要互联网平台正式发布。短视频通过奥运、历史、潮流三大篇章共12支正片,生动呈现了北京的人文历史、时尚潮流、冬奥元素,让不同肤色的人们感受北京的魅力,感受中国的魅力。此举有助于(   
①通过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②借助大众传媒,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③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7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四)
9 .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推动下,中国与国外主流电视媒体合作,在当地播出本土化配音译制的中国优秀影视节目,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开设“中国剧场”。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对中外双方的意义是(       
A.使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好故事
B.增强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C.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促进相互理解
D.彰显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
10 .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下列名句与材料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B.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D.非尽百家之美,则不能成一人之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