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8日,纪录片《中国》第三季正式开播。该片以肩负“影像著史”为历史担当,堪称视觉版“中华文明溯源之旅”。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诠释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的中国故事,给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同时该片向全球开放《中国》全季版权,联合国际主流媒体,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中国》的制作及播出说明(       

①完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的情感凝聚力
②通过文化的输出,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要融通不同资源、进行综合创新,传承中华文明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作为有着5000多年文明积淀的大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有必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国外交,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统一的传统精神
②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③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④超越了社会制度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来自国外的运动员和游客可以品尝各式各样的茶饮,观赏茶艺表演和参加茶文化体验活动,中国茶文化中承载的中国人与自我、与自然、与世界的相处之道,让外宾们为之惊叹。推进中国茶文化国际化传播(     
①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②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理解和交流的积极尝试
③是通过文化交融不断增强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
④要利用好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茶文化的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向前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美两国的商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国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22年近7600亿美元,双向投资从近乎为零到2600多亿美元,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已多达284对。 中美还在诸多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有益合作,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1)“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向前发展”。结合材料一,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材料二   2024年新年伊始,北京大学乒乓球队应邀访美,参加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及中国驻美国使领馆举办的纪念中美“乒乓外交”的系列活动, 同美国“乒乓外交”亲历者、青年学生和当地民众近距离切磋互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中美青年乒乓球交流活动”。中美青年乒乓球代表团互访续写“乒乓外交”的友好篇章,为中美民间交往注入了新的力量。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53年前,中美青年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成就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两国人民往来越频繁,中美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越坚实,空间就越广阔,动力就越强劲。 中方愿同美方一道,落实好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共识,弘扬“乒乓外交”精神,不断书写中美人民友好新篇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阐明中美乒乓球队互访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乒乓外交”留下的启迪历久弥新,不断激励两国人民赓续友谊,续写新篇。正是两国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此次来访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蒂芬·马尔表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克服外交关系中面临的挑战,“我向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建议,开展一个项目,能让我们的学生来到这里,我们做一些在过去实践证明可行的事情,那就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 ” 。


(3)结合材料三,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简析“乒乓外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
2024-03-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不仅为世界经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搭建了新桥梁,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实践平台。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利于(  )
①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民心相通
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互信互鉴,消除文化差异
④促进不同文明美美与共,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3年9月24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和北京考古学会共同举办的“圆明访古—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举行。本次活动以“圆明访古”为主题,邀请25名市民、学生走进考古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实地察看考古流程、观摩考古发现、了解植物考古、领略考古魅力。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基于以圆明园为载体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有利于使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意味着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能使人们认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奔腾长江水,熔铸民族魂。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沿途留下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挖掘长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长江故事”有利于(  )
①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②丰富民族精神,把爱国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促进不同地域文化融合,彰显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守护精神家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第14个“联合国中文日”主题为“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中文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中文母语国,中国政府始终把配合、支持各国中文教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加强中文教育资源供给作为世界语言文化公共产品的重要内容。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     
①有利于加强各国与中国的人文交流、凝聚文明共识
②表明文明对话能消除文明间的差异,推动文化发展
③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主导不同文明间对话
④推动文化交流与交融,扩大中文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6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2023年12月3日,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举办“良渚论坛”(     
①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同化与融合
②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彰显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
④表明中国积极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作为百工之祖代表人物的鲁班,不仅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外共合作创办20多所鲁班工坊。鲁班工坊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技术驿站,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鲁班工坊的建设,说明(     
①借用历史文化符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②中华文化唯有通过传播方显其价值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具有现实意义
④推进文化交融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