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之中。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     
①坚持做到人人当家作主和人人是国家主人
②做到“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不断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实现方式
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民主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说明(     
①民主要反映全体公民的意愿和呼声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③不同制度下的民主的实质都是一样的
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主,人类社会发展重要成果之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展现不同的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过程参与,渗透在人民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要义在于,要让人民群众亲身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切实保障其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管理的当家作主权利。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进《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

有专家认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金量高、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真正的民主,是一定能实现的民主。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定能实现的。
4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民主是人民全过程、全时段参与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这是从“两个大局”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出的高度概括,针砭了西方民主的弊端,高扬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下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以法治为保障,建成全民享有的社会主义民主
③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民主的本质体现在我国政治制度全过程各环节
④全过程民主要求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诊断检测政治试题(三)
5 .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基层治理中的“三会”制度,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居委会主持召集的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聚焦群众关切、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三会”制度推动了基层民主协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三会”制度体现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有效推进了基层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③“三会”制度是居民自治的基础、是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6 .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3月“全过程民主”被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中加入了“人民”二字。这说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①全链条、全方位、全民的民主
②民主全过程都要有序地参与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④人民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集众智、聚群力,开新局、谋新篇。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本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其中一大亮点,是将“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全过程民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过程。从出席本次全国人代会的代表构成来看,近3000名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平时工作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听取和审议多个有关报告,检查多部法律,开展多次专题询问、多项专题调研等,这都是全过程民主的直接体现。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政治制度“优化升级”,顺应时代,也顺应民心,这就是中国式民主的魅力所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的知识,谈谈“中国式民主的魅力”。
(3)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
2022-05-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之治”,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中国治理体系和中国治理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从出台党内法规到完善党组报告工作制度,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从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基层群众的立法建议直通立法机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同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一盘棋,从上到下同心协力;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蝉联全球第一;截至202110月,2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对120余部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计划等提出约7800条意见建议,成为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之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利推动我国立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蓬勃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对施行30多年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作出修改,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按照要求,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

立法的过程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意。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充分调研,确定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18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约有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许多意见建议得到采纳,20多万个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等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在全国遍地开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10个立法联系点,直接听取基层一线的单位和干部群众时法律草案的意见。截至2021年6月,各立法联系点对109部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计划等提出近6500条意见建议。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过程民主的贯彻落实,正是中国的成功密码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人大工作中贯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的依据。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我国人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只体现在几年一次的投票选举上,还体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事务决策上;不只体现在民主选举环节,还体现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国家治理其他环节;不只体现在政治领域,还广泛深入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这说明,在我国(     
①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人民享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全民、全方位民主是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
④人民民主专政在国家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