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是党对加强新时代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7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数量增至22个,覆盖全国2/3的省份,辐射带动全国设立了427个省级立法联系点、4350个设区的市级立法联系点,极大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全过程人民主的实践和内涵。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途径”“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环节,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地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为研究吸纳的参考。截至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26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7800余条,其中22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04-15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福建卷)第三辑卷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人大、地方政府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1年初启动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了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2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修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3 .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材料表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②体现了价值民主、制度民主和实践民主三者的有机统一
③是人民民主与专政在中国的有机统一
④是世界上最管用、最广泛、最真实的全民民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2021年10月13日到14日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全过程民主”阐述中国民主的显著特征。

全过程民主不仅要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要有完整的参与实践。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

我国全过程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我国的全过程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022-03-29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福建卷)第二辑卷1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用人民底色绘制全过程人民民主画卷。

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领导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在依法履职断探索完善“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从聚焦两个“关键小事”立法修法,到组织人表围绕条例实施开展“三边”(身边、周边、路边)检查,再到人大代表进“家”“站“接诉即办”立法征集意见建议,切实做到汇民意民智、凝民心民力……全过程人民在北京生根开花,为地方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有益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北京市践行“全过程民主”的经验有哪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团结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基层立法联系点开通百姓与立法机关之间的“直通车”,到新时代“枫桥经验”架起干群交流的“连心桥”;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从12345服务热线日夜聆听群众呼声,到接诉即办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从早年的“数豆豆”到今天的电子投票;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双周协商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职工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各个层级的民主渠道不断拓宽……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只体现在政治领域,还广泛深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被誉为“民事权利保护宣言书”的民法典正式实施……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在中国大地上,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特点的认识。
(2)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人、事、策、权”是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四个维度。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表格。(注:每一维度解释一点即可)
维度具体做法

体现的《政治与法治》知识


人是怎么选的?
选人机制以德行、才干、绩效兼备为标准,层层选拔和民主选举相结合。中国领导人的产生要层层选拔,出类拔萃,政绩卓著,经验丰富,才可能有效治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


事是怎么议的?
强调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全过程,即在决策前、决策中与决策后都能参与,努力做到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覆盖,在集思广益中找到最优方案。

(     )


策是怎么定的?
崇尚决策的科学性。中央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把基层创造的好经验上升为国家改革决策;同时,国家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前交给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再向全国推广。

(     )


权是怎么用的?
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


8 .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截至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设立了2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2/3省份,先后对127部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计划等提出近7800条意见建议。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   
①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
③广泛听取和反映民意,拓宽公民参与立法途径
④推动基层群众直接参与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     
①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全过程民主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这意味着(     
①全过程民主的各要素与环节是缺一不可的
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民主才是全过程民主
③全过程民主做到了全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④全过程民主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