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需要(       
①加强人大民主监督,确保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采纳人民群众意见
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完善人大工作体制机制       
④提升代表工作能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2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课堂例题经典练】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全过程民主的核心,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新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我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
②表明了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者、参与者、领导者和受益者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与整体性,以及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一定位表明(     
①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赋予的唯一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④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5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高频微专题3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上海市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民城市建设各方面,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镜头1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有两个紧挨着的小区之间的围墙上开了一扇边门,曾是居民往来的“捷径”。3年前,门上多了一把锁,锁住了出行路,也成了居民的心结——一边要开,一边要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2022年,在虹桥街道党工委牵头下,爱建和虹桥两个居民区的党组织书记碰了次头,连锁反应开始。党员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业委会成员参观并座谈,随后居民代表参与进来……先后经过5轮民主协商,居民打开了心门,产生了共情,形成了共识。再后来,商量的主题从“开不开锁”,到“破不破墙”,再到拆除两个小区间的围墙后建什么。两个小区民主协商后,决定携手共建社区花园,名字就叫"同心园"。

★镜头2

2015年起,虹桥街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国家立法。

走进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眼前展示的是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过意见的法律和意见采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听取49人意见,上报建议8条,被采纳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听取64人意见,上报建议25条,被采纳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情况-—听取67人意见,上报建议50条,被采纳9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上海市“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价值。
5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中国人民全程、有效、深入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说明(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探索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行动指南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破除西式民主的迷思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全链条、全覆盖、超越阶级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实现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全覆盖,使人民民主生动、具体地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各环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民主,是真正有效、管用的民主。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作为国家立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立法提供了直接、便捷、有效的途径,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进一步拓展公布征求意见平台和载体的可得渠道,在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专栏和“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增加了意见征集系统接口。在立法实践中,工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到国家立法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提出的立法建议,在法律草案修改完善时予以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在草案审议修改过程中,广泛吸取社会公众意见,使之更加符合群众的期待,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展现出了民主精神和民生情怀。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在立法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8 .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座谈、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老百姓通过村民会议、居民会议、业主代表大会畅所欲言,推动公共事务管理……这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的体现
③是完整的制度程序与参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④是回应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的制度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9更新 | 416次组卷 | 5卷引用:必修三第4课 集训
9 . 2023年2月10日,海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在278名人大代表完成无记名投票10多分钟后,现场根据票决结果公布了该市2023年10个民生实事项目。这是海口市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让“群众想什么”和“政府干什么”实现精准对接。这一新举措(     
①能够提升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绩效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探索
④为人大代表更好履职尽职提供了新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全国人大修订的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草案的意见。上述规定意在(     
①厘清中央和地方立法权边界,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②保障公民立法权,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③完善立法的体制机制,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夯实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