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诗词承载着中国人的诗情与诗心,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农历新年伊始,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月圆,我们会在心中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门在外,不禁感叹月是故乡明。我们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我们倾听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至美悠远,感慨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雄浑壮丽;期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魄胸襟,坚定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立场信念……在这种独特的中国式诗意生活中,我们达到了和诗词作者同频共振的奇妙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这种“同频共振”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2-07-08更新 | 455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政治高考真题
2 . 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以大众话语为载体,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耳熟能详的事例结合起来,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望,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的革命理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②先进文化只要走进大众,就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的文化成果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
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又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28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政治高考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1928年9月,共产党人史砚芬英勇牺牲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就着狱中昏黄的灯光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

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革命烈士的家书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
2021-06-12更新 | 679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广州早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一盅两件”“扣指谢茶”等饮茶习俗。早些年,老茶楼里服务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现在,顾客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轻松完成下单和结账;有的茶楼也推出了新式茶点,并引进了各式各样的西式糕点,吸引了更多顾客前来品尝。由此可见(       
①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化
②善于推陈出新,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融汇各种文化特质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2更新 | 443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2020-09-06更新 | 140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政治试题
6 .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06更新 | 155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49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卷(广东卷)
8 . 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2019-01-30更新 | 975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广东卷)
9 . (08广东卷31)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2019-01-30更新 | 188次组卷 | 7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政治试题
10 . (08广东卷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019-01-30更新 | 378次组卷 | 11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